下载此文档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叶的蒸腾作用(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和结构
第一页,共14页。
【引入】我们知道将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是很费劲的。那么,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化、果和枝等。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chū miáo)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那么,完成这么复杂的生理过程,靠的是什么?
第1页/共14页
第二页,共14页。
【实验】植物(zhíwù)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     “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xīwàng)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shíyàn)现象:
实验结论:
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
--蒸腾作用的存在。
第2页/共14页
第三页,共14页。
植物体根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guòchéng)叫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的意义:
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而不致受害。
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
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
散发出去的。
1、蒸腾作用:
第3页/共14页
第四页,共14页。
蒸腾作用(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讨论(tǎolùn)
一般(yībān)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
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
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第4页/共14页
第五页,共14页。
1、在春天的阳光(yángguāng)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因为在春天的阳光(yángguāng)下,使气孔打开,且气温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水银柱会上升(shàngshēng)。
2、放在烈日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夏天的烈日下,水柱不会缩短。
--因为夏天的烈日下,气孔会关闭,
  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第5页/共14页
第六页,共14页。
3、放在阴暗潮湿(cháoshī)的环境中,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阴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上升,
  但非常(fēicháng)缓慢,甚至不易觉察。
--因为阴湿的环境中,湿度大,
  气孔(qìkǒng)开放程度不大,蒸腾作用就弱。
4、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水银柱会迅速上升。
--因为电吹风可以营造气孔周围的小气候,
水分散失快,气温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第6页/共14页
第七页,共14页。
二、叶的结构(jiégòu)
【引入】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sànfā)出来的呢?
实验(shíyàn)说明:
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
第7页/共14页
第八页,共14页。
实验(shíyàn)现象:
实验(shíyàn)结论:
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表皮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那么,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dìfāng)散发出来的呢?
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第8页/共14页
第九页,共14页。
叶表皮的观察(guānchá)实验
实验(shíyàn)说明:
实验(shíyàn)现象:
2、保卫细胞里面有叶绿素,
气孔周围得细胞壁较厚。
取材不能撕得太厚,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1、表皮细胞一般呈现不规则形状,
保卫细胞呈现半月形。
第9页/共14页
第十页,共14页。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856 KB
  • 时间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