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规划海绵城市专篇设计.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规划-海绵城市-专篇设计
1建筑与小区内海绵性工程措施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功能性、景观性、安全性, 应采取保障公共安全的保护措施。
2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在30m以下、坡度小于10°的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旦 屋顶绿化面积宜占该类建筑屋顶面积的30%-85%0改造建筑与小区可根据建筑条件考虑 采用屋顶绿化。
一一根据气候特点、屋面形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不宜选择根系穿刺 性强的植物种类,不宜选择速生乔木和灌木植物。屋顶绿化内的乔木应根据建筑荷载, 适当选用,应栽植于建筑柱体处,土壤深度不够可选用箱栽乔木。一一种植屋面宜设置 雨水收集系统,水管、电缆线等设施应铺设于防水层上,屋面周边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灌溉宜采用滴灌、喷灌和渗灌设施。
3屋面雨水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
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 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4屋面及硬化地面雨水回用系统均应设置弃流设施。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
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SS、COD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可采 用5〜7mm径流厚度,地面弃流可采用5〜10mm径流厚度。雨水可回用于建筑与小区生活 杂用水、绿地浇洒、道路冲洗和景观水体补给等。
5建筑与小区内无大容量汽车通过的路面、停车场、步行及自行车道、休
闲广场、室外庭院应采用渗透铺装,新建区透水铺装率不小于50船改建区透水铺 装率不宜小于40%o
道路,竖向高程应高出绿地标高不小于50mm。
7建筑与小区道路两侧及广场宜采用植被浅沟、渗透沟槽等地表排水形式
输送、消纳、滞留雨水径流,减少小区内雨水管道的使用。若必须设置雨水管道, 设施规模原则上应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21, 2021年版)中相应标 准进行设计。
8建筑与小区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最低处,顶面标高宜低于排水面
10mm~20mm,并应高于周边绿地种植面40〜50mm:雨水口应截污挂篮、环保雨水口等 措施。
9建筑与小区内绿地宜采用可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
一一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下沉深度宜 为 100mm~200mm,且不大于,200mm:
一一周边雨水宜分散进入下沉式绿地,当集中进入时应在入口处设置缓冲:一一当 采用绿地入渗时可设置入渗池、入渗井等入渗设施增加入渗能力;一一下沉式绿地内一 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与绿地的高差 不宜超过50mm. 27
10小区道路两侧、广场以及停车场周边的绿地宜设置植草沟,植草沟与其他措施联 合运行,可在完成输送功能的同时满足雨水收集及净化处理要求。一一植草沟断面形式 宜采用抛物线型、三角形或梯形:
植草沟顶宽不宜大于1500mm,深度宜为50mm~250mm,最大边坡宜为3:1,纵 向坡度不应大于4斩沟长不宜小于30m。
11在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对于径
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 筑物基础小于3m (水平距离)的区域,可采用底部防渗的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一一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

规划海绵城市专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