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索尼娅”女性形象弥赛亚精神的文化释义性研究.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校代码 : 10172 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学 号 : 136131009 中图分类号: H35

大连外国语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罪与罚》中“索尼娅”女性形象弥赛亚精神的
文化释义性研究

培养学院(系、所): 俄语学院
学 科 专 业: 俄语语言文学
研 究 生 姓 名: 刘蒋胜禹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彭文钊 教授
论 文 答 辩 时 间: 2018 年 5 月 26 日
ДАЛЯН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ОТРАННЫХ ЯЗЫКОВ



ЛЮ ЦЗЯНШЭНЪЮЙ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АЯ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МЕНТАЛИТЕТА
МЕССИАНИЗМА ЖЕНСКОГО ОБРАЗА «СОНЯ»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ОМАН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ДИССЕРТАЦИЯ ВЫПОЛНЕНА В
ИНСТИТУТЕ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НАУЧНЫЙ
РУКОВОДИТЕЛЬ: ПЭН ВЭНЬЧЖАО



ДАЛЯНЬ, АПРЕЛЬ, 2018 Г.
中文摘要
20 世纪以来, “语言个性理论”作为同“文化定型理论”、“先例理论”、“语言世界
图景理论”等一样的语言文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备受各方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1987 年卡拉乌拉夫()在其著作《俄语与语言个性》(«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中提出的语言个性三层级结构,为语言个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并对后来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每个文本的背后都有语言个性的存在”,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
成部分,其中描述的人物形象被赋予了典型的民族精神,因此,“语言个性是一种深
刻地民族现象”。语言个性理论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弥赛亚精神作为俄罗斯民族典型的民族精神,通过文学、东正教教义、信徒和不同革
命组织等方式代代相传。俄罗斯文学一向注重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探索,而通过女性
形象全面深入地展现俄罗斯民族精神已成为俄罗斯文学的强大传统之一,因此弥赛亚
精神必定在文学女性形象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我们将以卡拉乌拉夫的语言个性理论为基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
罚》为语料,对其中“索尼娅”形象的语言个性展开层级分析,探索其身上的弥赛亚精
神。
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组成。
前言中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现实性、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新意、研究
方法、研究的理

《罪与罚》中“索尼娅”女性形象弥赛亚精神的文化释义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1.17 MB
  • 时间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