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品,每年有两万儿童因药物失聪.docx.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址: 页,共 1页药品, 每年有两万儿童因药物失聪同是耳聋,可国外是老人多,国内却是儿童多,而且多数是药物中毒性耳聋。这种耳聋多不可逆,因而影响孩子一生。这个并不新的问题丝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令人欣慰的转变,相反,每年仍有 4 万名聋儿新发,其中半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为此,中华医学会近日在京召开有关耳毒性药物使用现状与策略的专家座谈会。鉴于以氨基糖甙类药物为代表的耳毒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疗效,与会专家遵照循证医学的观点达成共识:对儿童一律采取禁用的方式欠妥,正确的方式是慎用。以链霉素为例,其耐药菌种少,抗感染性疾病(如结核、肺炎等)疗效确切,在某些情况下若完全禁用可能贻误病情。但其耳毒性明显,故应慎用。“慎用”,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家族史。据研究, 药物中毒性耳聋有遗传性。有证据表明, 药物中毒性耳聋者存在基因突变。这类人即使仅使用少量(甚至 1 次)耳毒性药物即能发生耳聋。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本,筛出高危患儿,尽量避免给他们使用耳毒性药物,非用不可时则要向家长讲明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在使用耳毒性药物之前及过程中,对药物的峰谷浓度及听力进行监测也是必要的,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据了解,由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价格便宜,无需皮试,因此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滥用现象。为此, 专家们呼吁在各科协作下制定耳毒性药物新的使用规则,加大对基层医生及病人的宣教力度,提高人们对药物耳毒性的认识,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防治研究及事故赔偿等。同时,药厂要在药品说明书上对药物的耳毒性用醒目的方式予以说明,以引

药品,每年有两万儿童因药物失聪.doc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