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一、问题提出
当今中国很大一部分少年儿童思想品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 文明行为习惯。 很多家长只注重灌输孩子的文化知识, 忙于学习各项 特长,忽视了品德的提升; 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造就了一批学 分高、品德劣的孩子;社会风气下滑,成人的不文明行为习惯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新一代成年后,又在重蹈着上辈的“表率” 形成恶性循环。如何挽救中国人的道德危机是一个迫在眉睫且意义深 远的课题。
正如美国拿破仑 ?西尔所说: 播下一个行动,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 运。我们提出《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是想发掘 本身拥有的资源,结合传统礼仪和现代文化,编写具有时代气息、学 校特色的礼仪课程教材,在学校,以班主任为龙头,在思品、晨会、 班队三位一体的主阵地, 开展多彩的学校礼仪教育活动; 以其他学科 教师为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理念,开展相应的活动,使 得学校礼仪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更让它成为精神 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当然,研究本课题,更要与教师的师德规范相 结合,在礼仪方面要有示范性,使得学生有章可循。我们还要充分利 用好家长的资源, 让家长也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中来, 通过家长的相 关手段的评价, 使学生在家庭中、 社会上的礼仪表现有一个客观公允 的评价。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 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 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 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二、概念的界定
1. 学校礼仪
学校礼仪主要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 教育教学、 活动仪式 等方面的礼仪要求规范。 学校礼仪是在学校生活中产生的, 它包括学 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讲有:学校基本的礼仪常规,学校举 行仪式、庆典时的礼仪,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生活礼仪和学校师生 开展活动中的礼仪。总之,学校礼仪囊括了学校的方方面面。
2** 中心小学礼仪
** 中心小学礼仪是指在学校办学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作引领,学 生在学校生活中, 如教育教学、 活动仪式等方面体现出的礼仪要求规 范。
校本课程开发是 20 世纪 70 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 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我国当前已开始新的一轮课程改 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并列, 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 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急需对我国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计研究。 它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 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 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而 进行的课程开发。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旨在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相结合, 从培养良 好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入手,按照“低起点、小坡度、按阶段、分层 次"的研究原则,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研究和探讨小学生良好文明 礼仪习惯的养成与培养训练途径的关系, 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中养成一系列做人、 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从而 为学生
文明礼仪中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