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镇希望小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思想统领学校各项工作。落实县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的活动, 实现“彰显精优美提升精气神”。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传承“办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育有内涵的创新型学生”的办学宗旨。力争到 2020 年,把学校建设成为: 1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富有学校特色魅力的感恩文化。 2、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三、具体目标及措施(一)德育教育三年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探索新的理论高度,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感恩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研究活动。五年目标: 积极总结感恩教育成果将感恩教育向更深、更广、更高的层次发展。形成可借鉴推广的感恩教育形式, 全面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年目标: 积极加强区域内、外感恩教育研究的交流, 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感恩文化,努力扩大感恩教育的辐射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措施: 1 、通过开展各类的研讨活动、研究活动以及座谈会,提升学校所有教职工的意识。学校行政班子成员深入参与各项德育研究活动。树立以“做感恩孩子, 成幸福人生”为目标, 以感恩教育为抓手, 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德育管理模式方面,充分发挥少先队、教导处的职能和作用,校长室提出规划, 少先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 班级负责落实和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少先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交际、组织、协调的能力,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同时, 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德育工作,促进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 3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以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 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 组织班主任学习育人经验, 交流工作心得, 探讨工作方式。建立班主任工作网络平台, 反馈班主任工作成效, 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交流并组织班主任撰写教育个案, 总结工作经验, 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 4 、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探究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新模式, 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工作, 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5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渗透感恩教育思想的少先队活动, 开展感恩之星和新三好的评比。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6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通过自培或引进,培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二) 、新课程改革工作三年目标: 以让每位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为目标,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五年目标:丰富教研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思想境界,丰富教师内涵,拓展教师视野。十年目标: 深化新课程改革,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措施: (1 )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启发潜能,面向全体, 张扬个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加强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索, 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2 )建立和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为适应社会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开齐国家课程,辅以校本课程。(3 )加强以感恩教育为重点的校本课程的研究。认真做好感恩教育课的教学和研讨。积极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加强学科渗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4) 立足教师现状, 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备课立足“两个要点”: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做到“三个熟悉”: 熟悉新课程标准, 熟悉教材,熟悉学生;上课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思维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课后做好“四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突现, 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思维是否得到启迪, 情感是否得到升华。树立师生同行共进的课堂教学“双主体”观念, 做到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5) 加强课堂教学检查, 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督导。要求全体教师做到胸中有课标、有教材, 心中有教法, 目中有学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
定边镇希望小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