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要点
采取多级培养的方法,注意从生态环境、苗种放养密度、饵料营养、饵料适口性、水质和成鳅捕捞等方面入手,可以较好地解决泥鳅成活率、产品质量、产量等问题。
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2℃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
一、池塘生态条件
1、池塘结构
~,池深在1~??(水深30-50cm,池埂高出水面40cm-泥鳅封闭循环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米左右,要求池底平坦,池底土质为粘土并有少许淤泥,池埂坡度为1::3。鳅池呈长方形,东西向为佳;池两端对角设有进、排水口,进、排水口设有水坑。池塘四周设环沟,环沟深60~80厘米、宽20~30厘米。池塘四周用塑料薄膜和网片做好防逃设施。
2、生态条件
四周没有高大的树木,光照充足。池塘中保持少量的水生植物,或人工移植沉水、漂浮性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良好的栖息、摄食和隐蔽的场所。投放鳅种前,池塘彻底消毒,杀灭青蛙、克氏原螯虾,黄鳝、乌鳢等敌害生物。养殖过程中经常换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左右,池塘溶氧常年在2毫克/升以上,pH值6~7,水质保持肥、活、嫩、爽,池塘四周和水源无污染。
二、鳅种培育
1、鳅苗质量要求
要求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身体无伤,游泳活泼;投放苗种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鉴别方法
⑴肉眼观察:鳅苗规格整齐,身体无伤,光泽好,活力强,用手拍打一下水面,鳅苗能迅速钻到水下为好。
⑵模拟运输试验:,放鳅苗5万尾,放在室内阴凉处,如在10小时内没有死苗的则为壮苗。
3、鳅种培育
选用面积3~6平方米的小网箱,网目为20~40目。网箱上面加盖,开口处缝上拉链。直接设置在鳅池中,也可以设置在条件较好的其它水体中。每箱可放鳅苗3~6万尾,投喂轮虫,或者打碎的红虫、水蚯蚓、蛋黄、鱼糜和豆浆等适口饵料,经过30多天的培育,即可育成体长3~4厘米、每公斤200~300条的鳅种。
4、注意事项
要注意鳅苗放养时的温差,温差不要超过3℃;中午高温要有遮阴设施;投饵要少量多次、泼洒均匀,泥鳅喜欢晚上摄食,晚上投食要充足,饵料要精细适口;池中要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
三、幼鳅培育
1、网围培育法
在鳅池内用聚乙烯网围成50~100 平方米的围网区,网高80厘米左右,内贴表面光滑的塑料薄膜,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草。每平方米放鳅苗12公斤。投喂红虫、豆饼、糠麸、鱼糜和豆浆等适口饵料或者全价配合饲料,经过30多天的培育,即可育成规格为5~8厘米(100~150尾/kg)的大规格幼鳅,然后再撤去网围,让幼鳅直接进入鳅池生长。
2、土池培养法
在鳅池内筑1个100~200平方米的小土池,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等作防逃设施,池内放少许水草,每平方米水面放鳅种2~3公斤,投喂红虫、豆饼、糠麸和鱼糜等适口饵料或者全价配合饲料,经强化培育成幼鳅(体长5~8厘米)后再灌水或挖去土池埂,让幼鳅游到大池中生长。
3、水泥池培育法
每口水泥池20~40平方米,深1米左右,建好进、排水系统,注意防逃,培育好基础饵料。每平方米放鳅1~2公斤。投喂红虫、豆饼、糠麸、鱼糜和豆
泥鳅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