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心得体会【1 】党员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心得体会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是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不无惭愧地说,我对我身处的这个党的历史知之甚少。有幸,我读到《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本讲述党史的普及读物, 这使我能够重温这个党的九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使我能够重新认识我所处的这个党, 并使得有一种难得的厚重向上力量又一次充盈在我的体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这个标题很让人好奇。因为写这本书的人本身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名研究党史的专家。正所谓“医难自治, 人难自知”, 这样直白的设问, 显然不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谦虚有礼的脾气秉性,有一些自卖自夸之嫌。这本书的作者、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说, 世界上几百个政党中,除中国共产党外,建党时间长达 90 年、连续执政超过 60 年的政党已经找不到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年龄”已经很大的政党能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 总结原因有四: 第一, 中共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 包括成功的经验, 也包括错误的经验。特别是总结错误的经验会带来更大进步。邓小平就是总结“文革”的负面经验才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的。第二, 中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共主要学习苏联;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更多学习西方,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制度等, 股票、基金也是从发达国家学习而来。正是通过这样的学习, 中共增强了执政能力。第三,中共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先进分子入党、保持党员先进性、高举爱国旗帜、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等, 中共有能力把各阶层民众凝聚在一起。第四, 中共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严格的组织纪律、党管干部原则和单一制国家结构,使中共有绝对领导力。谢春涛举例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 中央要求很多省份对口支援灾区, 这在联邦制国家不可能办到。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这 90 年来的成功,是不是可以用孙子的“道、天、地、将、法”五个字来概括。所谓道, 就是指人心相背。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一对双生子, 那就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兄弟二人所选择的道路完全不同, 一个选择的是资本主义道路, 另一个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 但无法摆脱大官僚大买办大地主阶层的束缚, 无法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以至于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底层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虽有数百万美械军队, 但就像一栋腐朽的烂屋, 踢一脚就轰然倒塌了。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共产主义道路”, 本质上是个舶来品, 但就像印度传来的佛教一样, 已经适应了中国的革命发展需要, 彻头彻尾地中国化了, 变成了中国发展的一个有力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 获得了无比雄厚的民心资本, 在最后的博弈中胜过对手。国朝定鼎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经过了多次调整, 特别是邓公等人,客观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理念的一些先天不足, 实事求是地进行了调整, 避免了超越历史实际的极端主义做法,获得了远迈汉唐的历史功绩。所谓天, 就是指奉天承运。古人常讲, 要顺势而为, 应运而生。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 至康乾为一盛世, 但这一盛世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伏笔。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 整整百余年, 国势衰微, 内战不断, 外敌频入, 任人宰割, 真所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种大背景下, 民心思定, 民众思安,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同仇敌忾, 抵御外侮, 就能够有最有利的条件, 得到最广泛的支持。二战结束后, 经过四年内战, 开国立朝, 中国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文革结束后, 邓公拨乱反正, 抓住整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大势, 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发展,获得了瞩目的成绩。所谓地, 就是指形势之利。中国战场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客观上给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一个生存下来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运动, 以逐渐蚕食的方式开拓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根据地。其中, 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 拥山带河, 有崤函之固。抗日战争结束后, 又及时抢占了东北, 为最后由北向南席卷全国提供了良好基础。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东亚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大陆直接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和资金,顺势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谓将, 就是指聚拢人才。中国从来不缺乏志士, 在百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无数人提出无数救国的主张, 但都失败了。 1921 年7月, 南湖红船里的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 谁也不曾想到, 这将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天。从此, 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回顾那一代中国领导人, 聚集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精华, 风华绝代。强大的领袖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一政治人才资产一直延续至
党员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