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研究
刘小玲
大数据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提升数据应用、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审计监督与管理系统、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内部组织为基础,服务于管理部门,开展独立的检查、监督与评价。不仅如此,内部审计还能检测组织自身的经营业绩以及业务开展是否合理合规,例如监督、评价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资金的流向等。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需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创新与发展内部审计,以便促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职能定位更加精准化。内部审计一直要求用数据“说话”。日常内部审计会充分利用数据的查找、挖掘以及分析等技术,让职能定位更加的专业化、精准化;另一方面,风险控制系统化。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可以依托数据处理平台开展,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工计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性;最后一方面,管理决策科学化。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比传统的人工审计显得更为精确,能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让组织决策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二)发展挑战
首先,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会运用比较专业的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的技术水准更高。一部分审计人员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工作开展遇到瓶颈。其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汇总分析内部数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虽然降低了数据汇总、查询的难度。但由于数据规模显著扩大,导致数据之间的关联难以被深入挖掘,企业需充分思考如何有效区分、挖掘海量的信息内容。此外,在数据安全方面,内部审计会运用大量的数据存储平台,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运行中会受到病毒的威胁,引发安全问题。还有些病毒隐藏的比较深,不容易被发现和识别,导致网络信息可能出现破坏。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较高的数据利用意识
大部分企业虽然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行下去,但在审计领域内并没有过多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数据利用意识薄弱,不能够充分认识到数据对审计工作的促进意义。
(二)缺乏较高的技术水平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材料、数据具有繁多的种类和较大的数量,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便将有价值的信息充分挖掘出来,有效预防和管理各种风险问题。但目前部分企业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信息挖掘技术等没有深入应用,这样就会影响到审计材料的价值密度。
(三) 审计增值作用没有发挥
内部审计的实施,主要是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找出来,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为完成这一任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深入分析审计结果,将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找出来,以便高效解决各种问题。目前很多企业虽然能够对各种信息有效获取,但信息分析深度不足,难以将前瞻性的建议提供给决策人员,影响到审计工作职能的发挥。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
(一)提升数据应用意识
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要先从思想层面上有个正确的认知。内部审计人员要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