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溶血性贫血(pínxuè)的护理
第一页,共36页。
定义(dìngyì)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zào xuè)功能代偿增生不足以补偿红细胞的耗损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第1页/共36页
第二页,共36页。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每天约有1%的红细胞衰亡,并由骨髓补充等量的新生红细胞,以维持动态平衡。当各种原因使人体(réntǐ)红细胞生存期缩短、破坏加速时,若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正常,则红细胞系呈代偿增生状态。成人正常骨髓代偿造血的能力甚强,可增至正常水平的6~8倍,小儿则只能增高1~2倍。若红细胞生存期降至20天以下,其破坏速度超过了骨髓代偿造血能力时,临床上出现贫血。
第2页/共36页
第三页,共36页。
正常(zhèngcháng)红细胞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细胞形态
第3页/共36页
第四页,共36页。
溶血性贫血(pínxuè)病因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suǒ zhì)的溶血性贫血。
第4页/共36页
第五页,共36页。
一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的缺陷。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四)血型为O的女性(nǚxìng)与非O型的男性产下的孩子。
第5页/共36页
第六页,共36页。
二 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wàibù)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第6页/共36页
第七页,共36页。
溶血性贫血(pínxuè)的症状
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hánzhàn)、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躁、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肠胃道症状。
第7页/共36页
第八页,共36页。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dàliàng)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dl()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第8页/共36页
第九页,共36页。
慢性溶血
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yībān)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血细胞破坏,释放出胆红素,引起黄疸),脾、肝肿(贫血造成血液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
第9页/共36页
第十页,共36页。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90 KB
  • 时间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