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酸雨(suān yǔ)
第一页,共23页。
本章(běn zhānɡ)的主要内容
概要
降水的酸度
酸雨(suān yǔ)的形成
降水的化学组成和离子平衡
酸雨(suān yǔ)的危害
酸雨(suān yǔ)的防治
第1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概要(gàiyào)
酸沉降是指酸性物质从大气中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酸沉降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大气酸性降水(jiàngshuǐ))
酸雨就是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酸沉降而形成的。
酸雨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
第2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我国的酸雨(suān yǔ)情况
2004年我国酸雨污染加重 环保总局近日公布的《2004年中国环境(huánjìng)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98个,占全国527个统计市(县)的%。降水年均pH值小于(酸雨)的城市达218个,占统计城市的%。与上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增加了个百分点;酸雨城市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pH值小于的城市比例增加了2个百分点;酸雨频率超过8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个百分点。
第3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3页。
报告显示,2004年酸雨区域分布范围基本稳定,降水年均pH值小于(酸雨)的城市主要(zhǔyào)分布在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湖南和江西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我国酸雨主要(zhǔyào)分布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
第4页/共23页
第五页,共23页。
降水(jiàngshuǐ)的酸度
天然降雨都偏酸性(suān xìnɡ) PH约为 6~7
其原理是:
CO2+H2O=H2CO3=H++HCO3-
酸雨(suān yǔ)的PH<
当然对自然生态是有危害的
第5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酸雨(suān yǔ)的形成
酸雨的成因(chéngyīn)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第6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 酸雨PH值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x;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kěguān)量的SOx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x 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
第7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NO→NO2→HNO2→HNO3
NO2+.OH→HNO3
无机酸的形成(xíngchéng)过程:
第8页/共23页
第九页,共23页。
第9页/共23页
第十页,共23页。
酸雨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