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网际互联
冲突域和广播域 :
冲突域 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 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 会建立一条通道,
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
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同一冲突域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 广播域:如
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或者目标计算机的 MAC 地址是
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
广播。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 。
集线器( hub)上的端口,共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同时也共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层交换机 上的每个端口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但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构成同一个广播域。交换机又称多端口的网桥。 (网桥的特性同交换机)
路由器属于 OSI 模型中第 3 层的设备,在网络中使用路由器有两个好处:①默认时路由器不会转发广播和组播。
②路由器可以根据第 3 层(网络层)信息(比如 IP 地址)对网络进行过滤。网络中,路由器功能:①数据包转发②数据包过滤③网络之间的通信④路径选择路由器的特点:隔离广播域,同时也隔离冲突域
OSI 模型有 7 个不同的层,分为两个组。上面 3 层定义了终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将如何彼此通信,以及如何与用户通信。下面 4 层定义了怎样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应用层 是实际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表示层 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的格式化。
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会话链接。
传输层负责为实现上层应用程序的多路复用、建立会话连接和断开虚电路提供极致。
可靠联网的实现机制:确认、排序、流量控制。
网络层 (也叫第 3 层)负责设备的寻址,跟踪网络中设备的位置,并决定传送数据的最佳路
径,这意味着网络层必须位于不同地区的互联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流。路由器(第 3 层设备)
就工作在网络层,并在互联的网络中提供路由选择服务。
主动路由协议:向相邻路由器通告连接到网络所有路由器的更新信息。
数据链路层 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并处理出错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物理层 指定了系统在端系统之间用于激活、维护及断开物理链路所需的电器、机械、规程和功能的要求。
应用层
提供用户接口
文件、打印、消息、数据库和
(应用层实际是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应用服务
表示层
表示数据、处理数据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
数据加(解)密、(解)压缩、
的格式化
转换服务和多媒体操作。
会话层
维持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隔
会话控制、协调通信过程、分割应用
程序使其独立工作。
传输层
提供可靠( TCP)或不可靠(UDP)的传输、 端到端连接
在重传前执行错误纠正
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重组为数据流。
网络层
提供逻辑寻址,以便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
数据链
将数据包组合为字节字节组合为帧使用
路层
MAC 地址提供对介质的访问执行差错检
组帧
测,但不纠正
物理层
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指定电压大小、
物理拓扑
线路速率和电缆的引脚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
(1)直通电缆:主机到交换机或集线器;路由器到交换机或集线器
(2)交叉电缆:集线器到交换机;路由器直连到主机;交换机的交换机;
集线器到集线器;主机到主机;
(3)反转电缆:主机到路由器控制台串行接口的连接。
Cisco 的 3 层分层模型
核心层:骨干:尽快地交换数据流。
分配层:路由:提供路由、过滤和 WAN 接入
接入层:交换:
第 2 章 TCP/IP 简介
DoD 模型可以理解为: TCP/IP;有 4 个层次
①过程 /应用层②主机到主机层③因特网层④网络接入层
(1) Telnet:在 Telnet 服务器上运行,在客户端显示操作结果。端口号 23
(2) 文件传输协议( FTP):既是协议(可被应用程序使用)又是程序。端口号 21
(3)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FTP):不提供目录浏览功能,只有确切知道文件名和位置是才
可以完成文件的发送和接收;基于 UDP,端口号 69
(4)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用于网页;端口号为 80
(5) 网络文件系统( NFS):用于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实现互操
ccna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