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能力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浅谈
中年级由二年级学说学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到学习写简单的一段话。在三、四年级的61次训练中,在要求语句完整、通顺、连贯的根底上,突出强调了所写内容要具体以及用词的准确性。
〔高年级略〕
其三、从小学作文文体类别来看,小学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主要包括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四大类,以及留言、通知、请假条、书信等常用应用文。以上这些不同类别文体的写作训练,是按序列交叉编排在每个年级之中的。
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是这样安排的〔不含听说内容〕。叙事/应用文〔通知〕/状物/状物/状物/写人/状物〔动〕/叙事〔活动〕/叙事〔好事〕/叙事或写人/应用文〔日记〕/叙事/叙事〔游戏〕/
再如四年级第一学期是这样安排的:应用文〔日记〕/叙事〔趣事〕/写人〔语言、行动〕/写人〔尊敬〕/写景〔秋天〕/状物〔植物〕/叙事〔实验〕/叙事〔人与人之间〕/应用文〔书信〕/叙事〔活动〕/叙事〔场景〕/
粗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其实这些不同文体交叉编排在一起,训练表达的要求是一致的。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作文是要求写秋天的田野或校园附近的景物,是写景的文章,第六单元的作文是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两次习作文体不同,但训练表达的要求都是"抓特点"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这些不同的文体长贯小学六年,它们又自成体系,这个体系表达各类文体的训练重点,表达了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逐步积累的训练原那么。例如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第一学期,共安排说写人物的训练8次。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侧面去抓人物的特点。第一次是三上第六单元,要求写人物的身材、长相、穿什么衣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是训练学生从人物的外表上寻找特征,这是比较直观的。第三次是四上第二单元的小练笔,写一个人的语言、行动,这是训练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上来寻找特征,也是比较直观的。一个人说话轻重缓急,表达是不是幽默、流畅,都能反映其内心和品质;第五次是四下第五单元,要求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这次训练已经有些难度了;第七次是四下第六单元的听说训练,要求选择熟悉人的外貌、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内容说话,这是训练学生从人物的外貌、习惯、爱好上抓特点;第八次是五上第四单元写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也是训练学生通过一件事来抓特点,反映人物的品质。到了五下、六年级还要进行训练训练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最终是要学生能够通过一件或几件事集中写好一个人,反映内心的品质。其他文体的训练也有一定的序列,表达了"交叉训练,螺旋推进"的训练方法。
其四,从小学生的整体能力来看。小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主要是: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组材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检查修改的能力。这个序列隐含在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当中,细致的推敲还是十清楚确而有用的。例如审题立意的能力,一年级能弄懂教师的提问,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弄清课后题目的要求;二年级初步养成答题前分析题意的习惯,能自己弄懂课后练习题的意思;三年级能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初步会用分析法审题,能按题目的要求写一段话,认识事物的外部特点和事物的重点局部;四年级比较熟悉地掌握文题与内容的关系,做到题文统一,能从文题上
区分写作的体材、人称等;五年级会用比较法审题,能从文题中了解写作的范围及对象,弄清对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掌握审题的根本
表达能力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