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再别康桥》说课稿 2025.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再别康桥》说课稿_2025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再别康桥》说课稿
尊敬各位老师 ,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 《再别康桥》。(课件展示题目)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系列的一首新诗, 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 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 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可以说是诗坛的一棵常青树, 因为它始终回荡着美的旋律。 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
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
诗歌阅读就要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 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根据新课标对必修部分诗歌的要求 ---- 品味语言,感受
诗歌魅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学生能力层级,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徐志摩及诗歌写作背景
品味诗歌的意象、意境,领悟“三美”原则,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方法朗读诗歌,品味作者情感。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 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
诗歌通篇都笼罩在作者与母校离别的情感氛围当中, 选取了独具特色的意象,营造了优美宁谧的意境, 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不舍之情。 因此,我对本课教学重难点做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教学难点: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一 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 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我准备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教学这首诗。 但高一的 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 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不深, 对新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因此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反复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情景教学法。《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诗意美。3、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它音形色兼具的特点,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以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课堂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采用情景导

《再别康桥》说课稿 202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ivian5400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1-1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