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广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推广“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
观山湖区石硐小学 李士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文明是广大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应极力推广和弘扬。2009年4月10日至13日,我参加了全国“新经典诵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感受颇深,通过观摩和学习,更感推广“新经典诵读”迫在眉睫!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想:通过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因地制宜,更应因材施教。
对于农村学生,他们见识面少,接触外在事物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应着眼于教材,因为只有教材是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东西。我这里说的“因材施教”的“材”是指教材,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古诗词;还有就是我们教师找一些比如《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适合于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利用一定时间让学生诵读。使之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实际区域开展各项活动,使之更加深刻的知道中华文化的璀璨。比如:诵读古诗文比赛、讲故事等等。让“阅读”成为“悦读”,因为我们在选材上就因该注意,选择富有童趣的文章,激发学生“诵读”情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把我语言的能力。
“悦读”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高兴的去诵读,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愉快的学习,这样他们才对诵读感兴趣,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才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渊深。所以,让“阅读”能成为“悦读”是我们工作的重心,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二、注重古诗词教育,提高个人素养!
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是我国几千年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诗词中有浓厚的民主文化精髓蕴含其中,注重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更能提高个人素养。诗词的语言虽然很短,却有着丰富的意境。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如此意境呢?我认为:一是可以以图画展开想象;比如:骆冰王的《咏鹅》;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鹅”的样子包括形象、动作、声音,可以让学生学或表演,这样学生就可以发挥自立的想象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了。二是可以把古诗词改编成精彩的故事;又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可以以几个问题让学生编成故事理解:李白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回想家呢?这些问题,让学生从分发挥想象力,他们就能更深的理解了。三是将古诗词改编成课本剧。把《静夜思》变成了故事或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使之更深刻。总之,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诵读,更能加深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人的学习、处世之道及诵读方法,提高学生个人素养。
三、营造快乐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多年的农村教学告诉我,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对提高学生诵读能力,促进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观摩,我深刻体会,除了教师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有很多比如“表演”、“诵读”、“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还是“

推广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