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沂蒙山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应用与结果分析.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沂蒙山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应用与结果分析吴迪黎家作张春平(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安徽蚌埠) 【摘要】采取抽样调查、CSLE模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全面查清沂蒙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典型县蒙阴、沂水县的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措施以及防治效果,定量分析与评价典型县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与强度,并采用转移矩阵分析两县 2009—2013年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监测成果可为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关键词】沂蒙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分析 2013年,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一1、5"站采取抽样调查、CSLE模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沂蒙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年度监测工作选取了蒙阴县和沂水县作为典型县,并根据《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规划(2013—2017 年)》要求,主要采用遥感、地面观测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围绕区域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生态环境I¨、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效益121等五个方面展开。 1 监测方法沂蒙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水动态监测采用抽样调查、CSLE模型R 4·5】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与评价蒙阴、沂水县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与强度等。(1)模型建立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流失普查技术细则》的规定,采用中国水土流失通用模型(CSLE)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其基本形式为: A=RKLSBET 式中,A,土壤流失量(t·hm。2a-1);R,降雨侵蚀力(MJ·hm毛mm·h。1·a-1);K,土壤可蚀性(t·hm2·MJ叱hm之·iTlm-);L,坡长因子(无量纲);S,坡度因子(无量纲); 基金项目: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吴迪(1982一),男,安徽蚌埠,学士,工程师:水土保持,******@hre.·55· B,生物措施因子(无量纲);E,工程措施因子(无量纲);T,耕作措施因子(无量纲)。(2)野外调查点确定由于蒙阴县、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核心地带,低山丘陵面积大,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且土地利用破碎,综合考虑成果质量以及工作强度,本项目确定以国家野外调查点为基础(抽样密度1%),本项目将山丘区抽样密度由原来的l%增加到4%,以提升县域尺度水土流失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国家野外调查点: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流失普查技术细则》,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按照1%密度抽样,结合全国水土流失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情况,蒙阴县、沂水县共涉及国家野外调查点39个。新增野外调查点:采用国家野外调查点布点原则、方式,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法(见图1),平原区抽样密度保持在l%,山丘区抽样密度增加到4%。新增加的野外调查点 123个。县级区 40km 乡级区/ /‘=童\ 1 /: \ ,/0·曩i’?ll 露』 l I磊囊袭捌胡崖控制区(3)野外调查单元数据采集基于ArcGIS,将野外调查单元边界、遥感影像、1:1万地形图叠置,获得野外调查单元底图,实地到达野外调查单元后,主要完成四个方面工作: ①在野外调查底图上,基于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勾绘地块边界。②填写水蚀野外调查表。③按地块顺序拍照。·56· ④测量长坡或陡坡的坡长及坡度。(4)水土流失因子值计算 1)降雨、土壤、坡度坡长因子(R

沂蒙山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应用与结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467832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