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进入 21 世纪以来,金属材料仍是人类社会最主要、产量最大的结构材料,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钢铁工业是安徽重点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安徽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工业强省的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 找准产业发展制高点, 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 合理利用省内外资源,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实现全省钢铁工业既快又好发展, 根据国家关于编制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制《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该规划是引导全省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安徽省钢铁工业现状安徽省钢铁工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发展,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科研、教育培训基地。形成从矿山到冶炼、加工、辅助等各工序;从教育、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等完整的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在“十一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我省冶金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为推动和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行业基本情况专业资料参考首选自“十五”末以来,我省钢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钢铁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地位更加显现。 2007 年,全省钢铁行业生产生铁 1517 万吨,钢 1663 万吨, 钢材 1769 万吨; 铁矿石 1799 万吨, 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比重的 %、 % 、 % 、 % 。分别位于全国第 9、9、 10、 6 位。其中生铁、钢材较上年前移 1 位,铁矿石前移 2 位。 2007 年, 在全省工业行业中, 我省钢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工业行业的 %和 %, 利润、利税分别占全省工业行业的 %和 %。 2007 年,我省钢铁工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 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全省提出淘汰落后炼钢产能 1200 万吨。马钢去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实现钢产量 141 6 万吨, 比上年增产 300 万吨, 而粉尘排放同比削减 万吨,烟尘削减 759 吨,二氧化硫削减 2544 吨,化学需氧量(COD) 削减 801 吨, 实现了增产减排。“废水”、“废气”、“固废”得以循环综合利用,全面实现了污染源达标排放目标。(二)现状特点 1 、资源特点安徽沿江靠海, 交通便利。境内发展钢铁工业资源丰富, 条件优越。至 2007 年,全省累计探明拥有铁矿石储量 44. 6 亿吨, 居华东第 1位, 全国第 4位。霍邱矿区除现有探明的铁矿外, 区内尚有高重磁异常 10 个和低重磁异常 14个、低磁异常 18个, 找矿潜力巨大。省内还有着丰富的水、煤炭、电力资源,冶金辅料资源石灰石、白云石等也十分丰富。同专业资料参考首选时马钢还积极利用沿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和企业优势, 利用海内外资源, 在国外、省外, 独资、合资办矿。这种资源优势正在或已转化为产业优势。由此保证和促进了安徽省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2 、产业特点拥有一批特色优势产品。我省钢铁产业已成为我省工业最具发展前途和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 “十五”以来,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着力于产业升级, 我省钢铁工业坚持以老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 加大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结构, 着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品种; 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生产线, 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工艺布局向连续、紧凑、短流程、智能化方向发展。钢铁工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 一是钢铁金属材料行业, 分别形成了以马钢、芜湖新兴铸管、天大石油管材等特色产品为支撑的“专、精、特、新”钢铁企业生产格局。二是一批特色产品在全国同行具有一定地位, 如马钢铁道用钢材产量居全国第四, 大型 H 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二, 大型 U 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 中小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 芜湖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第一; 天大石油管材的石油井管已占市场份额的 10% 以上。三是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 2个“中国名牌”(H 型钢、火车车轮等), 以及一批国家免检产品和质量实物认证产品。 3 、技术基础专业资料参考首选有着较好的科技研发基础。我省丰富的科技资源, 企业强烈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为我省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拥有: 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国家级钢铁材料理化检验试验室、国家级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钢铁工业主要骨干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结合。一些企业还承担了包括国家“ 863 ”、重
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