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页,共77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府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页,共77页
第一节 概说
学习要求
1、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
中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3、了解藏象的来源。
第三页,共77页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一)脏器与脏腑
1、器
哲学——与“道” 对,指有形的具体物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医学——指躯体或器官
2、脏器:与内脏通称,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
等几个系统的器官的总称,属实体器官,
为解剖学概念。
3、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
腑,属中医学的概念,基于解剖,又非为
解剖。
第四页,共77页
(二)藏象(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
生理、病理现象。
“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第五页,共77页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1、早期的解剖实践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第六页,共77页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4、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
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
第七页,共77页
四、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名称
功能
形态
特点
是否藏神
五脏
化生贮藏精气
实质密闭器官
藏而不泻
满而不实
藏神
六腑
受盛传化水谷
中空有腔器官
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除胆不藏
奇恒之腑
贮藏精气
中空有腔器官
同五脏(除胆)
除胆脑外,不藏
第八页,共77页
五、脏象的方法
科学事实
感性认识
内外
相袭
司外揣内 切而验之 活体、动态
司内揣外 见而得之 解剖、静态
脏腑概念
科学概念
理性认识
合而
察之
生物学基础
系统思维
系统整体
结构关系
功能状态
第九页,共77页
第二节 五脏
学习要求
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2、熟悉五脏的生理联系
3、了解五脏的生理特性
第十页,共77页
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