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宜昌文教产业基地
概念规划
YICHANG EDUCATIONAL BASE OF CCNU
.
01
BACKGROUND
产业背景
三峡明珠-宜昌
巍巍昆仑,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望巴山蜀水,沃野千里,人杰地灵,满天星斗……巨轮飞转,威力无穷,功在当代利千秋。展宏图,恰逢新时代,万丈潮头。 -李鹏
1992年三峡工程兴建至今, 宜昌实现了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发展,初步形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成为长江沿线的重要经济强市。
宜昌的GDP总量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位居湖北第二,宜昌经济综合实力在中部六省同等城市中位居第三,人口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0余万增加到120万人口。
今日宜昌
巍巍昆仑,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望巴山蜀水,沃野千里,人杰地灵,满天星斗……巨轮飞转,威力无穷,功在当代利千秋。展宏图,恰逢新时代,万丈潮头。 -李鹏
梦想之城的召唤
创造既大又强,特大特美新宜昌
大河奔流,黄钟大吕。宜昌曾经演绎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传奇。
葛洲坝的建设将宜昌从小城市扩展为中等城市,三峡工程带给宜昌“第二次振兴”,10年间又由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
今天将是宜昌特大城市建设的黄金10年,城市将扩展到300平方公里人口400万,宜昌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机遇。
发展机遇
科教宜昌: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宜昌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加速实现国家宜昌的繁荣强盛。
创意宜昌:宜昌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它是巴土文化的发源地,能为艺术家形成很好的艺术氛围;它有原生态的山水,有原生态的文化,有保存完好、大范围的建筑群,许多文化名人诞生于此,这些都为宜昌的创意事业提供了好的基础。
旅游宜昌:依托三峡旅游这一核心品牌,努力把宜昌建设成为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
生态宜昌:宜昌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不仅在于其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迅猛,更在于其独特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中必须要把生态摆在极端突出的地位。
未来宜昌
发展思路
宜昌新区
江南生态城
中央文教区
文教产业集群
文教规划
涵盖平湖半岛、西坝、点军、东站、艾家、龙盘湖、龙泉板块。规划面积达220平方公里。
重点建设桥头文化区、中央活力区和休闲艺术中心三大区域,积极发展科研教育、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
中央文教区的建设让宜昌有了一流的文化承载平台,为宜昌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提供了“文化巨擎”。
宜昌多个重点文教产业项目落户点军区,形成了一条龙式的产业群体。
三峡科技学院
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宜昌天问教育
宜昌一中
文教现状
宜昌天问学校设置有小学初高中,现有教师218名,60个教学班,学生2600名。2013年评为全国首批特色示范学校。
基地占地面积约100亩。包括室内综合活动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青少年社会体验馆和生物博物馆。
学院为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确立了“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实用技能=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为湖北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以“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办学理念。学校大力实施“目标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宜昌还缺什么
产业缺失
作为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
?
作为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宜昌还缺什么?
人文的,素质的
教育基地
人文科学发展的
产业园地
产业缺失
宜昌拿地方案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