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康传统龙舟文化的特色探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康传统龙舟文化的特色探析
 
 
王建利
摘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安康龙舟的特色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认为:安康龙舟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独具特色的龙舟上的器材设施、独特的划水姿势以及独特的龙舟竞渡方式等方面,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安康;龙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1、前言
龙舟运动是一项在我国民间的水乡地区流传较为久远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它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形成了多彩纷呈的各地方龙舟文化,安康龙舟便是我国地方龙舟文化中的一支珍奇独特的花朵,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荆楚龙舟文化,是楚地风俗通过移民流传到安康地域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舟文化。本课题通过对安康龙舟文化的特色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整理安康龙舟文化,拓展龙舟文化的价值功能,为安康龙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安康龙舟文化的特色

安康龙舟器材设施上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船尾大棹抢先机,龙舟扰旗“耍扰子”,砣心道锣惊堂鼓。
(1)龍舟尾上有大棹
安康龙舟同其他各地龙舟相比较,其特色之一就是在龙舟的舟尾有改变龙舟行驶方向的大棹,操作大棹的人称之为“棹工”。大棹这种装置来源于在汉江行舟船。由于汉江水流缓急不均、航道曲直不定,因此人们在龙舟尾部装上了大棹,既可以用它来定主方向,也可以用它来改变行舟的方向,起到避险作用,还可以在进行龙舟比赛时还可以抢占较为有利的航道,也就是所谓的龙舟“抢水”、也称“占水”;此外,大棹的另一功能就是在行舟过程中,通过下压大棹,使前面的舟身抬起,吃水变浅,减少水对龙舟的阻力,从而提高龙舟的航速,有利于龙舟竞渡取得好的成绩。
(2)龙舟扰旗“耍扰子”
江河中行船,除了橹、桨等之外,船工都会带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是用来撑船的,而不是用来像船桨一样划水的。这根长篙可以插到水底河床或者礁石、水中树木以及岸堤上,船工用力撑篙,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使自己的双脚借撑篙的力反作用于船,从而使船身移动,或逆流而上,或船改变航向、或加快航速。在安康的龙舟竞渡中,长篙逐渐演变成了旗子,称之为“扰旗
”。扰旗已经不具有了长篙所具有的调整船身、改变航向、加快船速的功能,而是用来干扰并行的其他龙舟,称之为“耍扰子”,如在对方龙舟上空指指点点或者绕来绕去,使对方分心,打乱对方划船的一致性等等。当然,在现代安康龙舟竞渡中,由于规则限制,现在已不能用扰旗来干扰对方比赛了。
(3)龙舟锣鼓
锣鼓是我国节日、大型喜庆场面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锣鼓声声可以催人振奋。在龙舟竞渡中锣鼓是必不可少的,既是乐器,又是号令。纵观我国各地的龙舟竞赛,在龙舟上有的只有鼓、有的只有锣、而有的则无锣鼓,因此声色单调。安康龙舟的特殊之处则在于龙舟上既有锣又有鼓。鼓称“惊堂鼓”,锣叫“砣心道锣”,也称之为“开山锣”。开赛后,鼓声阵阵,雄浑有力,催人热血沸腾,尽使浑身的劲力奋力争先;而开山锣响,清脆悦耳,激荡心魂,结束时鸣锣昭示收桨、归舟。整个安康龙舟竞赛因锣鼓齐鸣而显得热闹、激烈。

安康龙舟竞渡的划水姿势采用的是跪式划法,即划舟的人双手持桨,面向船头,

安康传统龙舟文化的特色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