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的基本知识
运动鞋结构
运动鞋基本结构:
一只运动鞋大致由鞋头、鞋面(前面、侧面)大底、中底、后跟、里衬、鞋垫、鞋舌及各种配饰件组成。
(二)依鞋口高度分成三种型态:
A、低帮 B、中帮 C、高帮
第二节 运动鞋设计
(一)鞋楦设计:
鞋楦
一双高雅优美的鞋子,除其外表款式、色彩搭配之外,最能在造型上突出鞋子美感的,就是鞋楦的式样。鞋楦式样的设计工作,属于鞋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首要设计工作之一,没有鞋楦新颖式样设计,也就没有鞋子新款式的流行设计。
鞋楦设计原理是根椐脚型立体三维空间,经过适当、合理的修正与设计,使不规则的脚型立体空间变成有规则的鞋楦立体空间。
当然,其它表现鞋子外表美感的因素中,所选用的材料的质量,也能够使鞋子表现出高雅的美感。然而在决定鞋子的流行趋势的条件中,最首要的因素非鞋楦式样莫属。
鞋楦符合人脚生理机能,贴合人脚骨骼,适合中国人脚型之特点。运动鞋成型后,不走样,看相好,内部结构牢固。
(二)各种功能性设计
1、吸震效果:
指鞋底吸收脚部着地时产生冲击震荡的效果。比如气垫,PU、MD、EVA等都有防震功能,尤其是气垫为人们所普遍看重。当人脚落地时,地面对人脚的冲击力通常是人体的2—3倍,特别是弹跳时可高达10倍,而良好的防震装置可以减少这种冲击力,PU气垫壳内装着一定气压的气体,当脚掌落地时,它可以通过变形从而分散冲击力,以达到减震的效果。进而避免过分震动带来的伤害。
2、扭转系统:
运动者在转向、折返、侧移时脚的不同部位会向不同方向扭转,极易发生运动扭伤。在脚的内侧和脚弓等部位用高密度材料安装上一个装置以阻止运动时人脚向内过分翻转,避免运动扭伤。
3、能量回归
这是指鞋底能将地面所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当脚要做离地动作前的瞬间,鞋底将这份能量还给足部。其中又是以气垫最为明显,当人脚落地时,脚给了气垫能量,气垫受力后变形,当人抬脚时气垫因为恢复原形又把能量反弹给人的脚,也就是说当人抬脚时,气垫通过能量反弹助其一臂之力,使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4、适脚性
指鞋楦设计、结构设计(如帮面、帮底缝合,重要着力范围结构等)及各种新型高科技材料的优越伸缩特性(四面弹和LYCRA(莱卡)面料的应用)运用,使消费者感觉穿着舒适合脚。
5、弯折效果
第四节 运动鞋的选购
这一部分包括所有类型鞋子的选购常识,目的是使消费者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
鞋子的种类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其最终功能,那就是保护脚部,以免被地上物品伤害的功能,而运动鞋除了以上功能外,更强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运动伤害的预防,因为我们跑步时,脚部所承受的重量是我们体重的两-3倍,故选择不当的运动鞋,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1、要加长一点的鞋子
(1)脚底弯度大,脚骨露出比较多的人
(2)脚底流汗多的人
(3)脚趾几乎并排成一直线的人
(4)体重较重的人
(5)成长期或老年期的人
(6)走路多的人
(7)设计上修长的鞋
(8)设计上鞋头较尖的鞋子
2、不要加长太多的鞋子
(1)脚底弯度小
(2)体重轻的人
(3)鞋跟比较高的鞋
(4)设计上比较肥的鞋
(5)设计上鞋尖较宽的鞋
再者,要注意鞋子的本身,然后考虑其他的因素:
(1)材料的硬、软、厚、薄、伸缩度。
(2)鞋子本身是低帮的、高帮的、高跟的、有无系带的。
(3)消费者的嗜好、年龄、习惯、职业等。
通常选运动鞋要挑选鞋子长度(一般指中底长度)-。
3、 选购运动鞋时:
(1)穿上你进行该项运动时所穿的袜子或者上相同厚度的袜子。
(2)系好鞋带并且适当地调整鞋带的松紧度,如此可感觉到鞋子的适脚性是否理想。
(3)选购中度质软的鞋垫。
(4)鞋子本身重量宜选择轻者,重者易使穿着者感觉有脱落感,并且容易疲劳。
(5)鞋口不要太开,否则穿着时易脱落,并且容易病劳。
(6)检查鞋子的后跟部位,为了避免高或坚硬的后跟护片设计。
(7)鞋面与鞋底质较软的,易于弯曲者,如果太硬,不易弯曲,容易疲劳。试穿时采用蹲姿,以检查鞋子的弯折性是否良好。
(8)注意鞋口高度,考虑踝骨的位置,否则穿着时易磨擦破皮。
(9)检查鞋底后跟部位高度是否高于前掌部位,因为人的脚部习惯于这种方式,鞋跟高度也不要太高,并且注意跟部是否采用气垫或者质地较软。
(10)鞋子内部的接缝部位应以不磨擦脚为好。
(11)试穿运动鞋,要穿着它走几步,最好交替地将全身重量分别落于各脚,
检
运动鞋的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