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项目建议书习水县东皇镇政府二○一二年五月 2 目录 1总论 项目概况 2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背景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需求分析 建设内容及规模 4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自然条件 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 建筑材料 5项目建设方案 总平面布置 建筑与结构 景观环境和绿化 供配电及弱电系统 给排水及消防 3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 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综合治理及措施 7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招标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 8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组织机构 人员来源 人员培训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资金来源 10社会评价 11结论和建议 结论 4 1总论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虹顶社区、杉王社区、矿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建设单位(1)建设单位:东皇镇人民政府; (2)建设单位负责人:张柱 建设地点虹顶社区、杉王社区、矿中社区 2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背景进入 21 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别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 5 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在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专门用语被明确提出来,并把它表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养老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居家养老,一类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在打破传统的仅由子女、亲戚照顾老人或老人自理的固有模式,引入了社区福利服务的新形式。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社会化服务为补充,既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的需求,又实现了由社区提供帮助以及各种服务,是一种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新发展。东皇镇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 14万总人口中, 60岁以上人口 万,占总人口 17% 。 80 岁以上人口近 1 万。据预测, 到 2030 年,我镇老龄化率将达到 30% 。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0 年,我镇选择府西社区和府东社区作为试点。在省、市、县老龄和民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试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行先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为工作思路,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基本需求、保障高龄特困老人基本服务为出发点,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新形式。起到了示范作用,获得了群众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东皇镇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各试点社区坚持以服务 6 老年人为目标,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为 40% ,且存有部分原始次森林,境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文化,历史积淀厚重。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这一政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东皇镇政府针对目前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上较为薄弱,设施严重匮乏,已有设施则存在面积小、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决定筹资新建东皇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施的完善,我镇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老龄阶段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逐年增大,“白发浪潮”日益临近; 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家庭中子女人数大为减少,大家庭逐渐小型化。现有的乡镇敬老院无论是规模、条件还是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要。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过贡献,其晚年生活应当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完善老年保障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 7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对促进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
东皇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