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qǔdé)了极大成就,我们可以超越社会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阶段。(神六成功-----进入发达阶段)
6、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加强对外来文化的文化交流。
8、在新阶段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
第一页,共21页。
辨析题的解答(jiědá)方法
1、准确分层。
2、掌握要领。需要肯定什么,为什么要肯定;需要否定什么,为什么要否定;正确(zhèngquè)的结论应该是什么: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或者政府应该做什么或者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什么;得出正确(zhèngquè)结论。即WHAT、WHY、HOW、SO
第二页,共21页。
辨析题解题(jiě tí)分析
复习(fùxí)——方法篇
第三页,共21页。
考题回顾(08年广东省江门中考题):
2008年4月6日,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上千名英国各地的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加入支持北京奥运的队伍。尽管有“藏独”分子试图破坏火炬传递,但他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等歌曲,高举五星红旗(wǔ xīnɡ hónɡ q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好运北京”等各式横幅标语,维护奥运圣火传递。
辨析:英国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积极维护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无关。
第四页,共21页。
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精神的核心。弘扬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精神必须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英国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奥运圣火的传递的热情,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2)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弘扬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精神还必须弘扬以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英国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还体现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精神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品质。
(3)英国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奥运圣火传递的行为,是对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同。
辨析:英国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积极维护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rèqíng),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无关。
第五页,共21页。
辨析题解题(jiě tí)思路及方法:
辨析题的解题思路: (要遵循(zūn xún)“一辨二析三结论”的原则,大体分三步走)
(“是什么(shén me)”、“为什么(shén me)”、“怎么办”)
第六页,共21页。
第一步、“辩”是对观点的判断(pànduàn)。(是什么)
(一)观点(guāndiǎn)的判断包括:
(1)观点(guāndiǎn)正确 (2) 观点(guāndiǎn)错误 (3)观点(guāndiǎn)片面
(二)观点判断(pànduàn)存在的问题:观点可能正确、可能错误、有点片面……
(三)只做判断而不分析的,不得分。
第七页,共21页。
二、辨析题的类型(lèixíng):
1.命题单纯型。命题、观点是完全正确(zhèngquè)或完全错误的题目。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命题片面型。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zhèngquè)但其中包含有欠妥的因素或者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若干合理的成分
可以概括为条件不充分。如: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命题正误并存型。正误并存型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前提与结论正误并存(前提正确(zhèngquè),结论错误,如:在我国,发展经济,需要对外开放。因此,只要对外开放就能发展经济;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正一误,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八页,共21页。
1、维护集体的利益会损害个人的利益。
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公民接不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事情。
3、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
4、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5、只要多参加“红十字会”之类的实践活动(huó dòng),帮助他人,就能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试一试、辩一辩
第九页,共21页。
第二步:析——分析(fēnxī)事理(为什么)
1、析也就是对观点作出判断后,为什么是这个判断?为什么是正确(zhèngquè)的?为什么是错误?
2、要正确、全面地分析
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