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邓晓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培养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与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2、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习孝文帝面临阻力毅然改革的勇气学习孝文帝主动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德,认识和学习孝文帝的锐意改革和与时俱进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孝文帝像、汉武帝像(让学生比较二者的服饰,找出共同点。)
孝文帝的服饰是其改革后汉化的结果。在中国古代,换姓改名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但北魏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动朝野,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改革,去体验历史的风云变幻。
学习新课:
通过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归纳出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存在哪些社会问题,分析导致这些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
自主学习问题一: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学生自学课本P36-39,归纳当时北魏的统治者冯太后和孝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然后分类对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后,引导学生找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即:冯太后前期的改革措施: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2、均田制3、三长制4、租调制
问题探究一:图示前期(冯太后)改革措施中各项制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本中冯太后改革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理顺改革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对历史前后发展的衔接)
问题探究二:结合“学思之窗”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平城和洛阳两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去比较,加强学法指导)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由学生归纳得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
自主学习问题二:假如你是孝文帝时期的官员,在改革后你会如何向孝文帝禀报你所辖部门的政绩?(农业、工商业、文教、人事)
学生自学课本P40-43,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进行归类分析。
教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