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因居于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而得名。
“鲜卑”作为族名最早出现于秦朝。
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它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
如果你是北魏的统治者,面对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你会怎么想、该怎么做呢?
胡床
一、北方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
北魏的崛起和发展
起源:东北
4世纪后期:建立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年—499年)
登基(471年)
施政(490年)
去世(499年)
北魏冯太后(公元442-490年)
冯太后曾在北魏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年—499年)
改革内容
迁都城
平城----洛阳
平城
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
北魏平城遗址
洛阳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年—499年)
改革内容
迁都城
平城----洛阳
迁都目的
地处中原
历史悠久
自然条件好
直接目的: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找一找:
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