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堂乐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音乐歌声初放---学堂乐歌
艺术组 邝丽琼
年级:高一 周数:第3周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堂歌曲《体操——兵操》《祖国歌》《送别》等
2、学堂乐歌人物沈心工与李叔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形式即学堂音乐的概念、艺术特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
2、通过其背景及意义熏陶,对中国新文化音乐教育运动历史有所了解,培养一种民族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实现音乐的情感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2、“学堂乐歌”的创作及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1)课前播放歌曲《同桌的你》
(2)师唱《童年》
【点评】:通过学生与老师两个不同年代的校园歌曲的演唱、欣赏,感受校园歌曲琅琅上口的旋律、贴近校园生活的歌词,并揭题《百年前的校园歌曲》。
2、展开部分:
(1)欣赏《体操――兵操》、《祖国歌》两首学堂乐歌。
【设问】:你对这两首歌曲的总体感觉是怎样的,你了解这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师小结。
(2)学堂乐歌的历史
 ①学堂乐歌的概念、产生背景。
②学生齐唱欧洲儿歌《两只老虎》,比较学堂乐歌,体会后者选曲填词特点。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歌曲着手,以时空切换的技巧,从历史的背景上习来,从课堂作品的现场体验共鸣,到对其艺术特征的点拨、归纳,做到立意深远而收放自如、藏而不露,采用多角度多视野的方法,让学习欣赏成为诱导下的一种自在的愉悦行为,一种自发的感受、欣赏、接纳、升华路径。
(3)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①欣赏歌曲《送别》,了解李叔同。
【设问】:你听过这首歌曲吗?它的词曲作者是谁?你对这首歌曲的总体感觉是怎样的,你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吗?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后师小结。
②学唱歌曲《送别》
③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唱《送别》的曲调。
师提供王维的诗《山居秋瞑》,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诗配歌;然后一起演绎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唱《送别》的曲调。
④介绍“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欣赏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体操――兵操》。
【设问】:对照歌词看看这首歌

《学堂乐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