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件定义”不能定义存储的未来.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软件定义”不能定义存储的未来
宏杉科技希望借助存储互联技术,将网络与存储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打破存储的限制,让数据能够在整个存储平台上自由流动。
“软件定义存储”这个概念刚出现时,曾引起了极大争议。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接受了“软件定义”是未来的趋势这一观点。那么在“软件定义”之后,存储的下一步该如何走呢?宏杉科技总裁李治表示,他们正在做这样的事。
存储变革的决定因素是用户需求
什么因素在驱动存储的变革?是软件定义、云计算、超融合、闪存等这些技术因素吗?“技术并不是导致存储变革的关键,只是实现变革的工具而已。客户的需求才是决定性因素。”李治一上来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那些吹嘘颠覆性技术的人,真正考虑的可能是如何更好地销售现有的产品。”
SSD取代传统机械式硬盘,将存储系统的IOPS性能提高了数倍,这难道不算是对传统存储的颠覆吗?“不是。”李治说,“在一定时间段内,闪存提升了存储的性能,降低了延迟,从技术指标上看,这似乎可以算得上是颠覆,但实际上,SSD并没有让存储发生质的变化。”
人们为什么会嫌硬盘慢?因为它不能支持现有的应用。人们又为什么疯狂追求SSD,因为它可以让新应用充分释放其价值。存储介质与应用之间像是在进行一场永不停歇的追逐赛。SSD暂时可以缓解当前硬盘性能不足的尴尬,但是三五年之后,当更新的应用出来后,SSD的性能优势可能会荡然无存。SSD会不会成为新的存储性能的瓶颈?
“软件定义存储”难道不算是对传统以硬件为核心的存储的颠覆吗?“不是。”李治说,“一个存储公司中,大约90%的开发人员都是从事软件开发的。存储硬件平台早就是x86架构的。软件定义存储中的‘定义’二字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如果硬件的性能无限高、成本无限低,才谈得上软件定义,但现有的硬件平台符合这一标准吗?”
李治认为,今天人们之所以强调软件定义,是因为过去这些年硬件发展得太快,而软件的能力不足,所以现在软件开始“恶补”。软件与硬件之间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谁来定义谁。软件定义也只是实现存储变革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超融合难道不算是对传统存储架构和应用模式的颠覆吗?“不是。”李治说,“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人们终于将计算、存储、网络和应用各个层次分割清楚,不同层面的软件都有专业的厂商在做。一个超融合又想将这些不同层次的软件融合在一起,试问哪一个厂商有这样的能力,可以为用户交付一个庞大、复杂而又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只有一种情况――单一无限大的业务模式才适用所谓的超融合。”
李治表示,宏杉科技绝对不会碰超融合,也不会进入自己不擅长的软件技术领域。
“存储只是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保证数据存储后不丢失;第二,想存就存,想取就取。这两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非常困难。”李治表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的需求又存在差异,但都离不开性能、可靠性和成本三个核心问题。推动存储变革的决定因素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技术本身。”
存储资源池化
也许谁都不能预测10年后存储的变化,但是存储资源池化这件事是必须做的。传统存储阵列之所以被有些人诟病,是因为它的封闭性导致不能轻松实现横向扩展。李治认为:“传统存储阵列由于没有统一的

“软件定义”不能定义存储的未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