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个没有指纹的连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个没有指纹的连队
一个没有指纹的连队,刚听到的人一定对此充满了怀疑,我也不例外,可当我走近他们,我才明白这支连队的伟大。
勇士挥剑生风雷,所向披靡如卷席。沈阳军区某摩步旅三营八连,创建于1945年8月15日,由原辽宁本溪矿工自卫队组成。这样的一支英雄连队,近几年来,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8次,战争年代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纵深尖刀连”和“一等功臣连”荣誉称号,1989年被军区授予“卫暴英雄连”荣誉称号。1991年分别被总政和中组部评为全军和全国先进党组织,被军区授予“堡垒坚强模范连”荣誉称号。
在军区组织的一次建制连比武中,上级机关的同志到连队采集指纹,发现八连90%的官兵手上指纹被磨平了,机器根本无法识别,工作人员感动得当场流下了眼泪,让所见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训练怎么能把指纹给磨平呢?带着这份疑惑和敬畏,记者走进了他们的连队,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困难面前有八连,八连面前无困难”
――有位首长这样评价:“作为一支特战分队,战时任务特殊、平时训练特苦,但八连的官兵视荣誉如生命,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极限。”
2007年6月,某综合训练基地,军区建制连特战专业比武场,八连一举夺得了特种狙击、战斗射击和特种战术三个单项金牌,并摘取了总评第一的桂冠。军区首长称赞他们取得的成绩是“所有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块。”然而,又有谁知道这桂冠背后的故事。
为了备战比武,他们把连队拉到生疏地域进行实战化训练,在崇山峻岭中练生存、磨意志。
练攀登,他们每天爬6层高楼20多趟,抓绳上20多次,在153天的强化训练中,官兵们共磨破了213套迷彩服,穿坏了400多双胶鞋,更换了3批背囊。在抓绳上训练中,他们要求参赛队员身着战斗着装,负重15公斤背囊,攀登10米用时25秒,比武中他们创下20秒的好成绩,直接打破了军区纪录。
为了练射击,他们在30多摄氏度的烈日下一趴就是一上午,汗水在地上印出人形。连长代振主带领骨干创新了10余种训练方法,如把100米固定靶改成120-150米,训练射手捕捉目标、迅速修正距离的能力;把胸环靶改成8环钢板靶,逼着战士们提高射击精度;把靶位显示时间由10秒变成了8秒、最后变成6秒,使射手在跃进中发现目标并完成卧倒射击仅5秒钟。
练特种障碍,他们同样严设了训练条件,把低桩铁丝网设得很低,一不注意就会挂住装具甚至刮破皮肤,不少官兵开始不适应,经常被刮得皮开肉绽,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只有苦练加巧练,让姿势更低、速度更快。
6公里负重奔袭,比武新标准要求官兵全副武装负重达到23公斤。为了适应新的考核标准,从连长指导员到普通一兵,无论平时去训练场练科目,还是体能训练,全连人人都是背囊不离身。从训练场带回时,再跑一个六公里奔袭成了家常便饭。正是这样超强度、大负荷的训练,官兵体能素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进步,为最终在上级比武折桂中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八连后来人,八连有我请放心”
――这个他们喊了66年的口号,这个他们每天点名都必喊的口号,已经深深铭刻在连队每名官兵的心里。
2009年11月,军事斗争准备进行检验评估,连队担任旅基指的警戒和构工伪装,负责开进途中的警戒调整。
宿营

一个没有指纹的连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