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中国有一句老话,马上能够得天下,马上不能够治天下。什么叫马上得天下呢?就是夺取政权要靠武力;而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力,要凭文治。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权建立以后,它需要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移。朱元璋是明代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明代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这种转变叫作“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登基以后,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朱棣登上皇位的方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建文帝朱允傻幕饰皇谴铀的祖父朱元璋那儿合法继承来的,政权属于平稳过渡。而朱棣的皇位却是靠使用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墒种卸峁来的,人心不稳。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靠残暴杀戮等手段,显然无法治理好整个国家。那么,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的朱棣会选择什么地方来作为突破口,从而开始进行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呢?
朱元璋的谥号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庙号叫“明太宗”的这位皇帝,他的谥号叫作“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就隐含了明成祖所处时代的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明成祖的文治功绩可以说非常显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隋唐以来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来,虽然朝代更替难以避免,但从政治稳定的角度来说却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国家统一真正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这种格局的出现与逐渐趋于完善的文官制度关系密不可分。
朱元璋建国以后,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又有所改变。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动了一次“胡惟庸之狱”,对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变,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由皇帝直接来统率六部。皇帝统率六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公务繁忙,怎么办?朱元璋曾经设立春、夏、秋、冬四辅官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这四辅官并没有进行决策的权力,他们不过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公文。朱允杉涛灰院螅对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调整。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从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明成祖的谋士就写有一通檄文,说,祖宗不许立丞相,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丞相,反倒有六个丞相了。为什么呢?六个部的尚书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们不是在败坏祖宗的制度吗?
朱棣登基后同样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处理六部的繁忙工作,于是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当时叫作“备顾问”,帮他起草文书,处理皇帝交办的一些事情。这些殿阁大学士没有办公的衙门,也没有下边的属员,就是在皇帝身边办事。这些官员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所以,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具规模。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200多年,后被清朝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的一大建树。
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开始进行人才的选拔了。明成祖的文治采取的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1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