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主要内容
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6%
药物外渗分类
化疗性药物外渗
非化疗性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蒽环类,植物碱类)
: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紫衫烷类,氟尿嘧啶等)
:轻度损害,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
非化疗药物
钙剂: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高渗性药物:50%葡萄糖,浓电解质,20%甘露醇,脂肪乳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轻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万古霉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与渗漏发生的有关因素
药物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功能代谢的影响
患者因素——外周血管条件差,肥胖,伴有并发症,感觉不敏感
静脉置管因素——手背,关节
护理人员因素——紧张的工作环境,不了解药物性质,不按规范操作,缺乏相应知识
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小时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 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物:数分钟至2~3小时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感,约8~10小时变性坏死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411 KB
  • 时间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