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扶贫政策与管理
一、中国财政扶贫政策框架
中国财政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多。归纳起来,财政扶贫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区域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包括对县乡困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一、中国财政扶贫政策框架
----区域性开发政策。
包括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工程如退耕还林(草)等政策都有重要的减贫效果。
----公共服务政策。
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含低保)和救助体系等。
----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扶持。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一)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供给模式。
----主要体现为供给导向型。
中央财政和各省省级财政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逐年增加了扶贫投入。2001-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850多亿元,各省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超过210亿元。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模式。
----管理主体多部门。
相关管理部门包括财政部、发改委、民委、扶贫办、农业部、林业局等。
----以客观因素为主分配资金。
考虑的因素包括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力和政策调整因素等。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模式。
----项目确定、资金管理以省为主。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权力到省”的原则。项目管理程序一般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申报。
--------资金实行专户或专账管理、报账制支付。
资金在国库间传递,并实行专户(或专账)管理,在支付环节,或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或实施报账制。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模式。
----多部门多层次监督。
一是审计部门监督;
二是财政监察办事机构监督;
三是业务部门监督;
四是外部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总体上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具有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 把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作为政府扶贫资源配置的最重要依据,尽可能客观、公正、公平地分配资金。
第二,权力逐步下移,赋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使用资金。
第三,资金重点用于改善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加强自我反贫困能力建设。
第四,资金管理重心逐步下移,监督管理手段正随着形势发展变化,逐步改进和完善。
(三)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金分配缺少正向激励。
以某些客观因素为根据分配资金,在追求客观性的同时,出现了正向激励的缺失。以县为单元,使得在扶贫重点区域选择方面缺乏弹性。
(三)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扶贫目标不清晰。
表现在扶持重点在区域发展还是扶持贫困人口发展,是扶持绝对贫困人口还是扶持低收入人口之间俳徊。
中国财政扶贫政策与管理(ppt 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