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
3
4
第三课 第四课.地球的运动
9、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
约1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公转
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约1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
(2)地球的公转 (4)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示意图:
5
冬至日
°N
0°
°S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 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冬 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春、秋分
赤 道
3月21日
昼夜相等
昼夜相等
昼夜相等
(3)五带的划分:
①依据:
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示意图:(一热两温两寒)
③划分界限
6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体。生活中能证明的例子有:海边看船、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登高看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和( ),证明了地球是个( )体。
( )千米,极半径是( )千米,相差21千米,说明地球是个( )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 )千米,表面积( )平方千米。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是( )。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8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它能够形象直观演示地球的( ),( )等现象。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 )。赤道是( )纬线,也是最长的纬线,赤道把地球分成( )两个半球。纬线的形状是( ),长度( )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指示( )方向。
3、纬度以赤道为界,分为( )和( ),越向上度数越大是( )纬,越向下度数越大是( )纬,纬度最大是( )。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的半圆是( ),也叫( ),经线的形状是( ),指示( )方向,长度( )相等。0°经线也叫( ),经过( )。
°经线为界,分为( )和( ),越往右度数越大是( )经,越往左度数越大是( )经,经度最大是( )。
9
°~30°称为( )纬度,30°~60°称为( )纬度,60°~90°称为( )纬度。
7、(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原因是这两条经线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两个半球上;以( )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8、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
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在西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
9. 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80°经线以东为( )经,180°经线以西为( )经 。】
10
A点的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