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江西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建成前后景观生态变化分析禹金彪胡蝶2 罗熊1 陈勇1 摘要本文以江西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图片, 采用GPS、RS和GIS相结合的空间信息技术完成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图。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拟建公路建成后,/(m2·a),%,工程建设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耕地、草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建筑面积(主要是公路占地) 增加,工程实施和运行对评价范围自然体系的景观格局改变较小。关键词吉莲高速景观生态变化生产力江西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第十五横”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中的一段,起点定于吉安市泰和县石头山附近(赣粤高速公路K128公桩),路线终点拟定为江西省莲花县坪里乡与湖南省茶陵县高垅镇交界处的界化垄附近。拟建公路推荐方案全长 ,选取该项目作为对山地丘陵性区域公路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主要对拟建的江西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各300m范围内带状区域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拟建公路沿线所经区域植被区划属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热带、吉泰盆地丘陵森林亚区。此亚区内植被多为次生植被,组成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油茶等。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以甜槠、樟树为代表。经济林以油茶为主。林产品除杉木、马尾松、毛竹之外,还有樟木、拟赤杨等。评价区所在市(县)的森林覆盖率高,均在60%左右。一、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力现状及分析植被是生态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变化及稳定起决定性作用,植被净生产力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它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也是生态现状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卫片解译的基础上,结合生态评价区地表植被覆盖现状和植被立地情况, 可将评价区植被类型划分为八类,各植被类型净生产力情况见表1。表1 工程生态评价区植被自然生产力情况表面积占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植被类型代表植物/km2 /go·(m2·a)一暖性针叶林马尾松、杉木、柏木 常绿阔叶林樟树 落叶阔叶林枫杨 竹林毛竹、刚竹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649· 面积占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植被类型代表植物/km2 /gC·(m2·a)“牡荆、盐肤木、橙木、乌桕以及鸡眼草、益母草、灌丛和灌草丛 tl,l刍酒草、狗牙根、芒萁、五节芒、野艾蒿、荆 芥、喜旱莲子草、白茅等经济林柑橘、油桐、油茶、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意杨 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红薯、花生、油菜、烟农作物 草、棉花、甘蔗河流水域淡水藻类 O
江西吉安至莲花高速公路建成前后景观生态变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