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莎 201014040222
魏欣 201014040158
苑雪婷 201014040115
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
访谈里的唇枪舌剑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
《一虎一席谈》简介
《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于2006年1月开播的一档全新的节目,萃取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见解,以辩论为谈话叙述重点,对事件作出深度全面解析。选题的话语价值、内容的丰富激烈、形式的多元化让节目在华人世界大受欢迎。它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元素的融合碰撞。
节目特点
节目以讨论形式进行,实话实说,直话直说,敞开言路,言者无罪。
节目邀请观众列席现场,积极发表意见,参与一场思想对垒,无论是社会权贵,或是平民百姓,皆可各抒己见。
“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是《一虎一席谈》的宣传语,使其在中国新闻话语节目经历了当事人接受采访的单口时代;主持人参与话题的对口时代后,成为新闻谈话节目群口时代的开山之作。
它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传播模式,拒绝了规定的宣讲内容,不仅让当事人有话说,让多元思想代表现场针锋相对,更赋予现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真正构建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
意见领袖地位的消解:
《一虎一席谈》采取的是“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的节目设置,现场观众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正、反两个嘉宾都是业界精英人物,他们的身份可以看作是精英的代表也可以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嘉宾双方针锋相对,而作为看客的现场观众对他们的辩论进行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反两方的观点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淡化了精英的权威性。而“意见领袖”的权威也不再是不可挑战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场观众与嘉宾针锋相对进行辩论,嘉宾的观点对观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观众有自己的话语权,他们有坚持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不愿向权威妥协。 在《一虎一席谈》中,各方意见不合时有发生,并且经常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也没有定论,因为在这个节目中没有所谓的“权威意见”和“普通观点”的区别,人人都有平等发言权。在这种平等之下,各人的意见和看法也是平等的。节目的目的不是劝服而是告诉并通过辩论呈现出事实的原貌,让观众自己判断,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一虎一席谈》从开播至今,火爆的选题,新颖的形式,精彩的交锋和善于煽风点火的主持人等元素展现了中国脱口秀节目的新面孔,我们这次将会从节目选题、节目形式、主持人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该栏目如何“展示主持风采,彰显谈话魅力”。
一、节目选题的时效性、贴近性、争议性
某种意义上来说,选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效果的好坏,“题好一半文”,《一虎一席谈》选题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民生百态。电视媒体由于其自身传播特性要求节目选题必须具有贴近性,只有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兴趣。
《一虎一席谈》在社会变动中寻找出最合适的选题,如《贪官该不该死?》、《收容制度该不该恢复?》、《香港高校能否挑战北大清华?》、《面对强暴,你会不会冒死反抗?》、《大款征婚动了谁的奶酪》、《大学学费该不该涨》等,这些选题一般都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非常丰富的话语空间。《一虎一席谈》为这些不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
一、新鲜度:萃取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
二、广度:是一档国际性栏目
节目亮点
三、真实度:大家所熟知的时事件
四、深度:一场思想的交锋
五、尖锐度:实话实说,广开言路
六、透明度:话题裸露,言论备受尊重
七、互动性: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传播模式,现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
节目的形式显现谈话的魅力
核心产品可以说是产品的灵魂。对于电视节目而言首先要内容为王。著名《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说如果大家更注重谈话,而不是节目,那么谈话节目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实际上让大家更注重谈话,就需要一个使谈话被注重的机制和形式。
谈话本身是深具魅力的,这个魅力在于广开言路的畅快,话语交锋的风采,而很多谈话节目不好看就在于总以权威和专业性示人,而回避谈话的矛盾与冲突。其实只要尽力的展现谈话的过程,其中的悬念、冲突、矛盾、转折、误会会使节目跌宕起伏
对于《一虎一席谈》而言,可以说设置了非常合理的形式来彰显语言的
魅力。
辩论形式的采用虽然脱口秀未必一定要采用辩论形式,但毋庸置疑这种形式是再适合不过的。对于《一虎一席谈》来说,选题都是一些社会上的新现象和新热点,话题本身的丰富性就决定各方必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论的作用就在于划清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乱的标准,判断区别事物异同的根据,权衡利害得失
一虎一席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