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 黎秀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合作学习就是指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及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真正成为变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进行学习小组建设。
(一)我们班共有86名学生,我将其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为5个小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一定的专长、反应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平时,一些事情就由组长全面负责。例如:督促各小组和时检查作业,上交检查作业情况表。督促各小组进行卫生检查和上交检查情况表。
(二)人员搭配。
根据班里人数多,我把学生分为6人一组,优、中、差生的比例为1:4:、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方面合理分配。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
第 2 页
1
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根据异质帮扶原则,我把学生根据在班内的表现分为1、2、3、4、5、6、号,各组1号及6号,2号及5号,3号及4号结为4对学习伙伴。
(三)小组内人员的分工。
每个小组自主选出小组长,副组长,作业收发员,纪律督导员,卫生督查员,发言记录言。选小组长前首先要进行竞争演讲,选出组长后,我们学校集中同年级各班的小组长进行培训。以后班主任会每个星期都对小组长的工作进行总结及培训指导,其他组员也会定时进行培训。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
小组成员分工如下图:
第 组 组 名:
职务
姓 名
个人约定每节发言次数
实际每节发言次数
小组长
副组长
纪律督导员
语文作业收发员
数学作业收发员
第 3 页
卫生督查员
发言记录员
2
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一)明确学习目的。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本节课的重难点或易错点必须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及讨论达到思维碰撞,引发矛盾冲突,最终达到明晰算理方法的目的。
(二)控制时间
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
(三)把握学习时机
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一)对学。
对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学生之间要完成异质帮扶的任务,老师规定好对学的时间,一般是5~7分钟。对子间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要耐心讲解,讲完后,要不会做的学生再重述一遍方法。两人都不会的题目留到小组学习时再解决。这样,学生能在对学的过程中学会一部分的知识。
第 5 页
(二)群学
群学由小组长组织,解决学生在对学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全部学生都认为理解了,不需要再讲解了,组长可以出题考考同学们。
群学时间安排为5~10分钟。
(三)小组预展
群学结束后,老师给各组分配展示任务,每个小组在组内合理分工
3
完成预展。小组预展时间为3~5分钟。
(四)基础练习。
学生在学了新知识后要进行一个基础练习,练习后,发现组员中还有学不会的组员要努力帮助他,使他尽快掌握新知识。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是2~3分钟。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如果达标检测时仍然有没学会的学生,我们同组的同学要教他找到错因,并让他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学生通过几次学习,学到的知识就比较扎实有效。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为2~3分钟。
实行小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