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期末考试章节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期末考试章节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 2 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期末考试章节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研究的重点是力学。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期末考试章节复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理想实验的魅力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惯性 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与质量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单位:千克(kg)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第 4 页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aF,a1/m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
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力的单位 牛顿年第二定律的物理表达式:F=ma
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
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物理量。
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国际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 4 页
第六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超重和失重 超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第一, 物体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
第二, 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运动种类 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
运动
第 6 页
1、从S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期末考试章节复习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