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教案
LT
巴蜀小学龙湖学校【2009(1)纪 16 号】
巴蜀录
时间:2009年4月10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音乐教室
主题:挂牌课研究
执教:吴焊
参与人:丁小彦、邓春晓、庹桢平、李华、穆守强
——教案——
《两只老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两只老虎》,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接受合唱训练,唱好二声部轮唱,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游戏掌握轮唱的方法,并能将简易的小儿歌改编成二声部轮唱的形式进行演唱。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儿歌的改编。
教学准备:课件 歌片 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一)律动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阳光明媚,太阳高照,让我们迎着暖暖的春风,一起到野外去郊游好吗?那就赶快出发吧!"
(音乐《郊游》,学生律动)结束后点击课件出示群山图片
(二).回声游戏引入发声练习
师:哇!外面的景色可真美啊!看那山峦层层叠叠,老师真想对着群山高喊一声:“啊—”你们猜群山会有什么回应呢?回声应该比我的声音大还是小呢?让我们一起玩个回声游戏吧。“谁来当我的回声?”
1.教师与一名学生进行演示
(哎---- 你好吗--------- 哎-------- 你是谁---------)
提示:回声应该一声比一声小 弱)
2.学生分成两声部进行回声演示。(注意:教师要用手势进行引导)
师:由于山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所以回声有时也不止一声,下面老师就把同学分成两组,这里来扮演近处的高山,这里来扮演远处的高山,分别来反射老师的第一次回声和第二次回声,那第二次的回声
观察歌片,生找发现
(生:两行的歌词相同,只是结尾处有一点不同,第二行多了四个休止符 以往都是一行词一行谱,而这个是两行谱被一个括号连在了一起)
(二)跳格子游戏引入轮唱练习
师:这样的歌谱把老师也看糊涂了,幸好,虎哥哥悄悄告诉我,这样的谱子是它和虎弟弟玩游戏时经常使用的地图,游戏的名字叫跳格子,和刚才的回声游戏差不多,小朋友,你们愿意参加吗?
(三)示范
1.讲解玩法
这里是起跑线,这里分别是哥哥和弟弟的入口,虎哥哥先跳,到第二格时再和虎弟弟同时向前跳。
2.老师与一学生各拿一只虎图片,在已经铺好的歌词上表演跳格子,边跳边念出“自己”脚下的歌词。
(跳一次后提问:虎哥哥明明先跳的,可为什么会和虎弟弟同时结束呢?)
(生:哥哥多唱了一个真奇怪)
再来一次,师当哥哥,学生当弟弟妹妹 ,注意“跑得快—”中快要保持住两拍
学生自己扮演哥哥与弟弟练习一次
学生分组分角色练习
师:下面同学们要来当虎哥哥和虎弟弟的拉拉队,跟着跳格子的同学一起轻轻念,并比一比谁的声音更轻巧,再互换角色跳格子。(分男女分组练习两次)
(四)学唱轮唱版《两只老虎》
1.复听范唱
师:跳格子的游戏可真有趣,小朋友们,虎哥哥和虎弟弟还能边唱边玩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两只老虎》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