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doc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1 / 2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伤寒论》 173 条说: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
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由黄连 3 两,炙甘草 3 两,干姜 3 两,桂枝 3 两,人参 2 两,半夏半升,大枣 12 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
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去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而为君。半夏和胃降逆,桂枝温阳升清兼以解表,二药共用,可使升降复司,胃肠安和而为臣。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共奏扶正驱邪之功而为佐,诸药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辨治,而笔者抓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症的心中烦闷等,将该方应用于心悸辨治,收效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作用;干姜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桂枝有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党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炙甘草、半夏提取物皆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笔者体会,凡心悸等心系病症见阴阳不交,升降失调,上热下寒者,皆可圆通应用该方,现举验案二则。
案一、心悸 (心血管神经症,频发室性早搏 )
赵某,男, 34 岁。阵发性心慌、胸闷 20 余天, 2010 年 2 月 23 日初诊。因心情郁闷,常
熬夜,疲惫过度感心慌、胸闷 20 天,逐渐加重,发作频繁,动辄尤甚,严重时伴恶心、上腹
部满闷不舒,医院诊为心律失常 (频发室性早搏 ),服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效不明显而来求治。诊见:阵发性心慌、心跳有频发停顿感、胸闷,不时恶心伴上腹部满闷不舒,心烦,焦虑,口干,自汗,无口苦,纳差,眠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厚中间黄腻,脉滑、促。心率 88 次 /min ,早搏 20 余次 /min 。四诊合参,辨证为厥阴病,寒热不调,阴阳失和,心神不宁。
治宜清上温下,通阳益气,安神定悸,方予黄连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各 20g,桂枝、
炒枣仁、茯神、生龙骨、生牡蛎、清半夏各 30g,党参 15g,灵磁石 60g,红枣 12 枚 (掰开 ), 5
剂。日 1 剂,水煎,昼 3 服,睡前 1 服。二诊:药后,心慌、胸闷、心烦、焦虑明显缓解,上
腹部满闷不舒减轻,恶心消失,仍不时自汗,动辄有气短之感,上方加黄芪 30g,五味子
15g,继服 10 剂,诸症悉除。
按:该案患者心身过劳而致阳气耗损,气机郁滞,痰浊郁阻,阴阳不交,阳不得降而痰热
扰于上,热留胸中,耗伤心气,上扰心神则发心悸胸闷气短,心烦焦虑不安 ;阴不得升而寒邪滞于中,
则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总为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常之证。
故治以黄连汤重在升降阴阳之气,方中黄连主清胸中之热,该药有良好的除烦热、消痞满功
效,既治心中烦悸,又治心下痞满。干姜通心助阳,“主胸满 温中” )(。《桂本枝经既》可交通阴阳以助升降,又能温寒邪。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化痰降逆,和胃消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