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 .
观潮的课后反思
观“潮”说“潮”
中国山水之秀,很难用笔墨一一述清,光是自然界的美,就 各有类别,有的是小桥流水一般的温润;有的是湖光倒影一 般的飘逸;有的是崇山峻岭一般的雄壮……同属于壮美一类 的钱塘江的大潮,以它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住 人心,这就是我选择《观潮》作为公开课的原因。
潮起
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与课文有
关的广泛阅读,凡是与课文有关的、实录、新闻 我都一一
一看过,只有广泛的阅读,自己对于教材的定位就会有更好 的思考,而且在阅读中也会慢慢自己去构建出一个更为立体 的文本,在构建过程中的灵感往往有可能会闪现。记得我在 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盐观观潮网”。当时那 个网上的一则2007年9月28日的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新闻吸 引了我,我们的语文课常常只和历史有关,和当今的生活实 事很难发生关联,有感于此,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把今年 的观潮和我们的课文结合起来,和我们的生活关联起来。于 是,我在上课前的两分钟里设计了一个 9月28日的现场新
闻播报节目,一开始用大量的人潮和车潮的图片来吸引住大 家的视线,然后把学生看作当地居民进行现场采访:今天, 你们盐官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和车辆?学生们一下子 兴奋起来,纷纷作答,不仅答出了游人前来的目的,而且把 今天是观潮日,盐官镇是最好的观潮地方等课文要点一一答 到。这样一来,在调动气氛的同时,我也从另一个方面检查 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在气氛热烈的情况下,老师只要简练地 说一句:好,今天我们一起去观潮。就很自然地可以开始转 入到课文的教学了。自从上学期聆听过张祖庆老师的课后, 我也开始慢慢关注自己的课前开头,不花哨但要有新意,当 然更要有目的性。
潮涌
薛法根老师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句话给我的 触动很大,这篇《观潮》对潮水的描写,不仅层次性很强, 而且描写非常的生动,这么精彩的句子,怎能不引导学生去 揣摩?去朗读?去体会?去运用?所以,在教学生的同时, 我自己先好好地做了一回学生,自己先把重点部分的描写潮 水的句子老老实实地在书上划下来,然后反复朗读,让自己 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上问自己:你最喜欢读哪一句呢?你哪 一句有可能会遗漏?每一句的妙处在哪里呢?哪一句你有 可能不能体会其中的巧妙……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能只是 按照自己认为的难点和重点在行进,而忽略孩子可能会有的 需求和愿望,这样的课堂会比较的僵化。而自己站在学生的 角度上一读这些句子,很快就发现了在孩子眼中最感兴趣的 可能是哪一句,最有难度的是哪一句,哪一句大家可能不感 兴趣……于是,我对文中的五句描写潮水的句子作了一个梳 理,明确详略,确定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和关注角度。有的句 子只是用来引出一个好词;有的句子抓关键词去感悟、去朗 读;有的句子用动作来演示,帮助孩子理解;有的句子用媒 体配合来理解感悟……其中,我是这样来处理最精彩的一句 的,首先,我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潮水比作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学生在反复读中说出了三个相似点:形 似、气势似、声音似。当然,究竟万马奔腾是怎样的一种场 景呢?学生说的是否真的完全正确
观潮的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