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
博爱 至诚 创新 卓越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马 斌 王艺璇
发布日期:2016-01-30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3-9
2020/12/2
*
定义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 abortion,RSA):
美国生殖医学会:2次或2次以上的妊娠失败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COG):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的胎儿丢失。
我国: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前的胎儿丢失,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
2020/12/2
*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精品资料
2020/12/2
*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
病因及筛查
RSA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遗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
妊娠不同时期发生的RSA,病因有所不同。
妊娠12周之前的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栓前状态等所致;
妊娠12周—28周之间的晚期流产且出现胚胎停止发育者,多见于血栓前状态、感染、妊娠附属物异常(包括羊水、胎盘异常等)、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如巴氏水肿胎、致死性畸形等)。
晚期流产但胚胎组织新鲜、甚至胎儿娩出后仍有生机者,多数是由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所致,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宫口开大之前或胎膜破裂前没有明显宫缩,其病因主要为子宫颈机能不全;二是先有宫缩、其后出现宫口开大或胎膜破裂,其病因多为生殖道感染、胎盘后血肿或胎盘剥离等。
2020/12/2
*
病因及筛查-流行病学因素
流行病学因素:
临床上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5%-25%,而其中80%以上为发生在妊娠12周前的早期流产。
RSA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表明既往自然流产史是导致后续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曾有3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后胚胎丢失率接近40%,此外,孕妇的年龄及肥胖也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
2020/12/2
*
病因及筛查-解剖结构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有研究数据显示:-%。此外,解剖因素所致的RSA多为晚期流产或早产。
【专家推荐】:建议多所有早期发生RSA 的患者,或有1次或1次以上晚期自然流产史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明确子宫有无发育畸形,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是否存在盆腔病变等,对怀疑存在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者需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或三维超声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020/12/2
*
病因及筛查-血栓前状态
(三)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临床上的血栓前状态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1)先天性血栓前状态是由于与凝血和纤溶有关的基因突变所造成,如V因子和Ⅱ因子(凝血素)基因突变、蛋白S缺乏等。荟萃分析显示,晚期自然流产与V因子和Ⅱ因子(凝血素)基因突变、蛋白S缺乏所致的先天性血栓形成密切相关。V因子和Ⅱ因子(凝血素)基因突变在汉族人群中罕见。
2020/12/2
*
复发性流产指南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