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交通运营管理规章单元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yùnyíng)管理规章》
单元(dānyuán)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第一页,共29页。
单元6 城市(chéngshì)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教学目标
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含义;
明白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zhǎngw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途径;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则。
建议学时
8学时
第二页,共29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ānquán)管理概述
一 安全观念的发展历程
安全观念,即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看法。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lìshǐ)时期人们的安全观是不同的。
17世纪以前,人类的安全观念主要是宿命观。在这一阶段,人类的行为特征是典型的被动承受型的特征。该安全观是随着时代的特点自然产生的,因为在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尚处在初始阶段,人们面对天灾人祸无能为力,只能表现出一种无奈、无知和软弱,因而只能听天由命,这也就是最原始的安全观。
17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观转变为经验观的水平。在此阶段,人类开始依据生活和工作经验,把握安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总结积累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与某事相关联的“命运”的好坏和安全活动的局部预知。并根据经验的不断总结、不断升华,来做到“吸取事故教训以指导安全工作”。
20世纪初至50年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开始意识到某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故也可能发生,单凭经验预知事故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而此时,系统论的提出,给安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来预知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系统安全观”开始盛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对高科技的不断应用,如现代军事、宇航技术和信息化革命,人类的安全观念正式转变为本质观。“预防为主”的思想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此时,人们开始构筑“超前预防”的行为,在事故发生前就把隐患、危险通通削弱或消除以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从历史(lìshǐ)学的角度,表6—1给出了上述安全观发展的简要脉络。
第三页,共29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guǎnlǐ)概述
第四页,共29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ānquán)管理概述
二 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
安全管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安全观念的转变而转变的。
早期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事故后管理,人们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始进行相应的工作,常常利用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
现代的安全管理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强化超前和预防型安全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人们意识到强化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才能高效(ɡāo xiào)预防事故。安全管理的方法也转变为利用现代的法制手段、科学手段、文化手段和以人为本。
第五页,共29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ānquán)管理概述
三 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内涵

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不管事故是否发生,只要人或物的损失是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称之为安全的,反之为不安全。其具体(jùtǐ)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这里所讨论的安全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
(3)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生产领域是不相同的
(4)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其矛盾双方为安全与危险。
(5)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只是相对的。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主客观条件(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的局限,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其内涵具体(jùtǐ)包括以下几点:
(1)事故是违背人的意愿的一种现象。
(2)事故是隐患突变,失去控制的外在表现。
(3)事故是不确定的事件,既受必然性支配,又受偶然性影响。
(4)事故可以预防,减少,但是不能消灭。
(5)事故只要发生,就会给人、物造成损失。
第六页,共29页。
城市(chéngshì)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以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状态。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危险性与安全性的对比(如图6—1所示):
(1)危险性(R):即风险,是衡量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
(2)安全性(S):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交通运营管理规章单元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65784244
  • 文件大小433 KB
  • 时间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