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论文
LT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7 / 13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题 目: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学 院: 食品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 级: 建筑1班
姓 名: 刘海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3 / 17
学 号: 1391242
指导老师: 吴惠仙
2017年4月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 黄喉拟水龟简介 5
2. 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5
3. 形态特征 5
4. 生活习性 7
5. 繁殖技术 8
. 简介 8
. 雌雄鉴别 8
. 繁殖 8
6. 人工饲养 8
. 幼龟的选择及放养 8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4 / 17
. 日常饲养管理 9
. 对水质的要求 9
. 疾病预防 9
7. 营养价值 10
8. 研究进展 10
参考文献: 10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7 / 13
黄喉拟水龟简介
俗名石金钱、石龟等,是当前热门的龟类养殖种类之一。特别是在南方,黄喉拟水龟更是受到养殖户的追捧。目前,黄喉拟水龟年繁殖量虽然不及红耳彩龟、乌龟多,但黄喉拟水龟的养殖户数量、养殖户分布区域、养殖频率、养殖产值和发展速度均大大超过红耳彩龟、乌龟和其他龟类。在广东、广西和海南,黄喉拟水龟已是人们首选的龟类养殖对象之一。
分类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人们发现来自不同地域的黄喉拟水龟在外表体色、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上有一定差异,民间将黄喉拟水龟分为南种黄喉拟水龟、北种黄喉拟水龟。南种黄喉拟水龟简称南石,是指分布于越南、广西、海南的黄喉拟水龟,主要特征是头顶部颜色呈黑灰色、灰黄色或黑黄色;北种黄喉拟水龟简称北石,又分为大青头黄喉拟水龟(简称大青头)和小青头黄喉拟水龟(简称小青头)。
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黄喉拟水龟,又叫石龟、水龟、黄板龟,安徽、浙江一带叫香乌龟。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拟水龟属。
我国多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云南、湖北、台湾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日本等国。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黄喉拟水龟体形美,颜色较好,常用以培育绿毛龟。黄喉拟水龟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野生的黄喉拟水龟主要分布于海南、滇、黔、闽、浙、两广等省(区),常栖息于清澈洁净的山溪、湖泊和池塘等水域中。但如今野生资源极少,主要靠人工养殖。黄喉拟水龟白天很少活动,傍晚和夜间活动比较频繁。在长江流域一般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为冬眠期,4月开始活动觅食,但因气温低,活动范围小,常隐蔽于暗处;随着气温升高,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和频率,5~6月开始交配繁殖。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黄喉拟水龟简介及市场前景
7 / 13
形态特征
黄喉拟水龟头小,顶部平滑,吻前端向内斜达喙,头侧眼后八2条浅黄色纵纹,喉部黄色;背甲扁平,中央脊棱明显,后缘略巳锯齿状、背甲棕色或棕褐色,腹甲前缘乎,后缺刻较深,腹甲黄色,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墨渍斑,甲桥明显,背腹甲间借韧相连,四肢扁平,具宽大鳞片-指,趾间具蹼,指、趾末端具爪,尾细短;黄喉拟水龟甲长大约15~20cm,头小,头顶平滑,橄榄绿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头侧有两条黄色线纹穿过眼部,喉部淡黄色。背甲扁平,棕黄绿色或棕黑色,具三条脊棱,中央的一条较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黄色,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大墨渍斑。四肢较扁,外侧棕灰色,内侧黄色,前肢五指,后肢四趾,指趾间有蹼,尾细短。黄喉拟水龟在成长过程中有体色变化,以头部颜色的变化最快。在活动频繁的季节如改变
黄喉拟水龟的栖息环境,也许只需数周或更短的时间,黄喉拟水龟的头部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人们还发现:在黄喉拟水龟的原始栖息地 ,栖息在同一处溪流的大约相同年龄段的黄喉拟水龟,它们四肢及甲壳的颜色基本相同。如栖息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