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
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
然此非外表之壮热, 乃恶寒中之发热耳。 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
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
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麻黄附子细辛
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细辛二两,折为今之六钱,复三分之一剂中仍有二钱,而后世对于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张隐庵曾明辩其非。二钱非不可用,而欲免病家之疑,用一钱亦可奏效。盖凡宜发汗之病,其脉皆浮,此独脉沉,而欲发其汗,故宜用细辛辅之,至谓用一钱亦可奏效者,因细辛之性原甚猛烈,一钱亦不为少矣。此方若少阴病
初得之,但恶寒不发热者, 亦可用。曾治一少年, 时当夏季,午间恣食西瓜,因夜间失眠,遂于食余当窗酣睡,值东风骤
至,天气忽变寒凉, 因而冻醒, 其未醒之先, 又复梦中遗精,
醒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隐隐作疼,须臾觉疼浸加剧。
急迎为延医,其脉微细若无,为疏方,用麻黄二钱,乌附子
三钱,细辛一钱,熟地黄一两,生山药、净萸肉各五钱,干
姜三钱,公丁香十粒, 共煎汤服之, 服后温复, 周身得微汗,
抖战与腹疼皆愈。此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外而复加药数味者,
为其少阴暴虚腹中疼痛也。李××,夏日得少阴伤寒,用麻黄
附子细辛汤,加生山药、大熟地二味治愈。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麻黄细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辛附子汤 验案二则
案
1
面神经炎蒋某, 男,18
岁。学生。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2008
年
11
月就诊。自诉口角流水
,右眼不能闭合
2 天。刻下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症见:瘦弱,畏寒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额纹基本消失,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垂,伸
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 肌张力正常, 双侧锥体束征阴性。
心肺正常,肝脾正常。中医诊为面瘫,西医诊为面神经炎。
证属寒邪直中, 络脉不通。 治以温阳散寒, 通经活络。 处方:
麻黄 30 克,细辛
30 克,附子 30 克 (与生姜 45 克一起先煎
1 小时 ),防风 30
克。 7 剂,每剂以水 1600 毫升,煎至 600
毫升,每次服 200
毫升,日 3 次。前后守方加减服用
30 剂,
完全恢复正常。案
2 突发性耳聋刘某某,男, 58
岁。 2009
年 12 月就诊。自诉一周前受凉感冒,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渐至耳聋。与家人面对面说话需大声。曾在某医院查电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测听示:神经性耳聋。刻下症见:形体肥胖,畏寒怕冷,鼻
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风寒直
中少阴,窍闭失聪。治以温阳散寒,启闭开窍。处方:附子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90 克(与生姜
45 克一起先煎
1 小时 ),细辛
30 克,麻黄
30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克,防风 30 克,菖蒲 30 克。 7 剂,每剂以水 1600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