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峰:小说怎么教?
小说要读全,绘出一卷众生相
诀窍:学习的前提在于“全",让学生读整本原著
常见错误:作品“精选",长篇作品只截一小段
我上小说课,总是千方百计追求让学生浸润其内,涵泳其中,真正地吸收小说内在的养分。我们的语文课本对于小说的处理往往是最不能令人满意的。碍于篇幅,长篇作品只能截一小段,就连《阿 Q 正传》“全”,不但不把课文割裂,而且要拿来文本,读整本原著,不但要读这一篇小说,而且要补充其他相关的作品。(精品文档请下载)
只有这样,一部刻画人间百态、社会众生的经典作品的好处才能发挥出来,作品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细腻的营养才能让人深入汲取。
如果怕加重学生负担,宁愿少分析,少讲解,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习题,,也相信伟大作品潜移默化的力量,要好过在茫然无知中蜻蜓点水式的所谓问答讨论、分析讲解。(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堂录:
《老人与海》:把美国拓荒者精神讲给学生听
分析思路:以一篇带多篇
1、找到文章主题:美国拓荒者精神——2、多文本引入,帮助理解--3、为学生展开一幅众生相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小说,表现出一种美国精神——冒险、积极、向上、拼搏,赞美个人英雄主义,这是一种拓荒者的精神。(精品文档请下载)
文章本身不长,于是我介绍了美国诗人惠特曼有名的《草叶集》《我听见美洲在歌唱》和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
学生们看过电影《死亡诗社》,对惠特曼的那句“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已经耳熟能详。然后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印刻下“荒野情结”的痕迹。我又讲了几个美国总统的故事:华盛顿做过土地测量员,林肯小时候跟着父亲用斧子垦荒,富兰克林在大雷雨天不要命地放风筝,
“从上帝手里偷走闪电”,而美国的奇迹般崛起,和拓荒者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个国家至今依然维持着先进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值得每个年轻人去学习、理解。(精品文档请下载)
黄玉峰:小说怎么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