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附答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字理教学研究中心
第二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
单位:(注明省市) 姓名:
电话: 邮编: 邮箱(或QQ):
满分108分,本卷得分( )
一、综合判断填空题 (28分)
1. 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设置了( 540 )个部首,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 47035。另说加上古文字49030)个,部首减至214个。现代常用字一般为3500个。
2. 《说文解字》之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文”,一是“解字”。在这里,“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是指( 独体 )字,“字”是指( 合体 )字。为了称说方便,人们又常常把《说文解字》简说成《 说文 》。
3. 商周及春秋战国时锲刻在青铜铸造的钟鼎等彝器上的古汉字是( “金文” 或说“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书同文”的汉字字体是( 小篆 )。
4.在汉字的“六书”中有“四体二用”之说,“四体”指四种基本的造字法,即是(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用”指两种用字法,即是( 假借、专注 )。
▲异体字就是一字多体;繁简字就是一字两体,一繁一简;古今字就是先后产生的、义同形异的字,产生在前为古字,产生在后为今字。辨别下面每一对字的类别:
“北—背、然—燃、队—坠、止—趾、益—溢、惭—慙、景—影、匡—筐” 中,
不属于“古今字”的是( 惭—慙 )。
“醫—医、鄉—乡、和—咊、聲—声、東—东、寧—宁、廣—广、鄧——邓” 中,
不属于“繁简字”的是( 和—咊 )。
▲“反切法”是古代的一种拼音方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方法是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及声调进行拼读。如“鼐”,是“奴代切”,也就是取上字“奴”的声母“n”,下字“代”的韵母及声调“ài”,拼读成“nài”。
8. 黏,女廉切——取上字“女”的声母(n),再取下字“廉”的韵母及声调(ián),拼读成( nián )。
9. 糶,他吊切——取上字“他”的声母( t ),再取下字“吊”的韵母及声调(iào),拼读成( tiào )。
▲“省声”是形声字声旁为构形美观而省掉某些部件。如“豪”《说文》表述为“豕形,高省声”。意为“豪”是用“豕”作形旁,“高”作声旁,但“高”与“豕”上下叠合字形太长显得不美观,竖行排列时甚至容易误读成“高豕”两个字,为使其形成方块形状,于是声旁字“高”省掉下面的“口”嵌入“豕”就组成了“豪”。辨析下面省声的形声字:
10. 恬,( 忄 )形,( 甜 )省声。 12. 珊,(玉 )形,( 删 )省声
▲“亦声”就是会意兼形声字。如“婚”字,《说文》表述为“从女从昏,昏亦声”。婚嫁自然从“女”,古时嫁娶拜堂多在黄昏之时,所以又从“昏”旁,这是会意造字法。但是“昏”又表示读音兼任声旁,因而“婚”字就具有会意兼形声的特点。
13. 在“劲、请

第二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附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qlsxc66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