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内容,把握情节
通过阅读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内容,了解它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
什么事,故事的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
怎样解决的等等。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
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必须熟悉并把握故事情节。
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
某些作品可能对中学生而言有些陌生难懂, 尤其是外国作品, 所以就
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作者的情况,如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倾向;了
解一些作品写作的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作品问世以来人
们的评价等等,这些背景性资料的了解对理解作品、把握人们很有帮助。
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造的核心, 而对人物的刻画必须落实到具体细
致的描写当中,如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等方面
的描写。不同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能表现的侧重点不同,例如中
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三》侧重
于通过人物的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格;而外国小说尤其
是现代小说更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托尔斯泰的《复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
名著的主题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
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
得。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
而是蕴藏于
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有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性的,而
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不确定性的,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
例如少年时读《水浒传》,看到的是打斗;青年时读《水浒传》,看到
的是抗争;中年时读《水浒传》,看到的是命运。
感悟与收获
怎样阅读名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