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平平, 12岁, 白血病, 一天诊疗完后悄悄离开病房, 家人和医护人员四处寻求, 最终在医院太平间外面找到她, 护士问她为何来这里, 她说: “我去看太平间在哪里, 去看看我死了放 地方。”
可见, 不能把儿童看成一张白纸, 她有自我意识和丰富 情感。
一、住院患儿不一样年纪期 心理特点及护理
(一)婴儿期(0~1岁)
心理特点:
* 此期是身心改变最快 时期, 从不会说话到呀呀学语, 从躺卧到蹒跚学步, 从吃奶过渡到吃饭, 从一无所知到愿意与人交往;
* 婴儿2个月左右就表现出情绪反应, 母亲哺乳时应该爱抚;
* 平静舒适 环境、动听 音乐, 可稳定和培养婴儿良好 情绪; 当其需要未得到满足, 可引发长时间 啼哭;
* 婴儿对爱有强烈 需要, 爱 需要满足是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任与不信任 态度 建立。
2. 心理护理 应多注意婴儿感知觉、语言及动作 发育。多接触、微笑、说话、抚摩、提供玩具, 了解生活习惯, 呼叫乳名。
(二) 幼儿期(1~3岁)
1. 心理特点:
* 语言发展快、能对事物进行具体而形象 概括;
* 情绪体验丰富, 情绪表现外显, 控制性差, 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出现恐惧、害怕等情绪反应;
* 有初步 自我意识、有独立行动 愿望。当取得主动肯定 评价, 幼儿产生自豪、满足和自信 体验; 常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 幼儿易产生自卑、孤独、犹豫不决 体验。
幼儿住院心理改变过程:
分3个阶段:
①反抗阶段: 哭闹、踢打物品、与护士对抗、想回家。
②失望阶段: 因没有期望回家或找父母而情绪抑郁, 不爱说话, 经过允指、抱紧自己 用物取得抚慰。
③否认期: 否认自己患病, 拒绝诊疗护理。
2. 心理护理
* 向父母了解患儿情况, 多与患儿沟通, 激励谈
论其喜爱 事情, 注意倾听;
* 许可用哭喊来发泄不满情绪, 不妥面批评其退行性行为; 病情许可时, 激励恢复应有 行为, 如排泄习惯 恢复。
* 为患儿发明独立活动 机会, 如自己洗手、吃饭等, 满足独立行动 愿望。
(三) 学龄前期(4~6岁)
心理特点:
* 大脑发育靠近成人, 能很好认识外界事物, 控制和调整自己行为 能力增强, 期望与成人一样独立行动。
* 对疾病诊疗不完全了解, 缺乏安全感, 甚至焦虑, 有 悄悄哭泣, 难以入睡。
2. 心理护理: 给予主动心理支持, 做好入院介绍; 组织讲小说、做游戏, 以克服焦虑情绪; 诊疗前进行解释, 取得配合; 激励做力所能及 自理活动。
(四) 学龄期(7~12岁)
1. 心理特点 :
* 口语发展快速, 对语言 了解能力增强;
* 社会交往深入扩大, 与同学、小伙伴、老师相关 社会性情景逐步占关键地位。理智感、荣誉感、 友谊感、责任感及审美感得到发展;
* 勇敢、果断、仔细认真、有组织、有同情心及坚忍不拔 个性心理逐步形成;
* 以学习为主, 接触范围广泛, 能很好控制自己 情绪, 意识到自己与集体 关系;
* 入院后, 与老师同学分离而焦虑不安, 害怕耽搁学习, 孤独。关心自己 病情, 怕病情恶化、怕死、怕残疾。能从医护 查房、讨论、表情中估量病情。
2. 心理护理
* 关心患者, 多交谈, 解释病因、 病程、预后、特殊诊疗检验项目, 开导安心住院, 主动接收诊疗;
* 注意听取意见, 尽可能满足需求;
* 帮助其保持与学校 联络, 给同学写信、打电话; 介绍认识病友。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