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际关系示范课讲记( 学堂教学案例课程记录) (2011-01-26 15:18:20) 转载▼标签: 教育分类:今日学堂教育案例实录题记: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性与人际关系有什么关联?学堂的孩子有必要这么小就学习人性和人际关系吗?人际关系就是“迎合他人,搞好关系”吗?怎杨才能把“人际关系”与“坚持原则”并行不悖呢?怎样才能让别人满意,同时也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不需要因为“照顾别人”而牺牲自己呢? 怎样才能做到人际关系中的多赢原则呢? 下学期,将由我给学堂的孩子们上【人性和人际关系】课程。我觉得压力很大。张校长说我是他从今日电器带过来的人,做过销售,与人的沟通交流较好,因此带这门课很合适。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跟张校长学习,开始做销售, 因为业绩突出,被公司奖励公费出国旅游,提升我做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张校长离开公司办学后,又特别把我要过来做校长助理,我是唯一一个从原来的今日电器过度到今日学堂的老员工了, 目前跟随张校长学习已经 11年了。校长鼓励我大胆上这门【人性和人际关系】课程, 说这门课学堂里目前我最有优势。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有能力来讲这门实践性,理论性都很强的课,而且这门课我自己都没上过,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上的,心里不踏实。因此,我也跟校长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张校长亲自先上一次示范课我先学习一下。对校长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校长上什么课都可以,他可以上英语课,可以上体育课,武术课,效果不亚于专业老师。至于什么哲学,历史,文学等等就更不在话下了。做事情也一样,张老师的人生角色很多,我在他身边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也常常有机会看到他变换扮演的各种角色和人生角度:比如演商人的角色的时候,他是被业界最佩服最欣赏的商人;演老师角色的时候他是大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其他如家长的角色,朋友的角色等等也一样;可以说校长做什么事,就像什么人。这让我想起“君子不器“的话,又想起“水无常形”的道家要求;惭愧自己到现在都还在在追求“成器”。这一次校长上【人性与人际关系】课程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备课,下午我做的要求,晚上他就安排上课了。但是上课的内容却很深,却又讲的孩子们都很容易接受。这再一次让我认识到:只要把握了“道”,什么“术”都可以变出来。讲课对于知识积累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价值体系上的东西。张校长的讲课,表面上变幻无方,内容每次讲课都不一样;因此有些学生会连续多年听他讲同样一门课; 但要留心思考的话, 会发现什么课都有一个“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只要换上不同的“知识内容”,就变成了看上去完全不同的“课程”。因此很多人多年来都喜欢追踪听校长的课,发现校长每一年讲的东西都不一样,常常上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同的课。但是张校长却强调:他的课,会听的人,只要听一次课就够了;听不懂的人,听十年也白听。只会抓到一大堆知识点,毫无用处。因此要求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好好学习掌握最核心的原则,就是“道”。中国把“专业知识”“专业课程”看得太重的传统观念,实际上是很愚蠢的。学堂新开设的选修课,也是这个原则:内容很多,核心都一样:从各个方面来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价值观。这就是学堂的教育原则---- 心理和行为教育。我记录的这篇讲记,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无法还原课堂的现场感;而且担心自己的理解和评点的水平不够,影响了大家,因此我只是把现场课堂的一些语言记录了下来,感觉文字的力量很单调,无法重现现场的感受。这也是我的缺陷--- 对于细节的重视,但是疏于整体的把握。请大家多多谅解, 2011 年新开设课程人性与人际关系示范课课堂整理:宋晓莉一、历史上三种对于“人性”的观点校长提问:你们知道“人性”是什么吗? 磊:就是人的基本性格。那人性是好的还是坏的? 璐:我觉得好坏都有。说不清楚。------ 关于人性是好的还是坏的,别说你们,圣人也说不清楚。古代有个圣人叫孟子,他就说人性本是善的,因为人只要看到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就忍不住想去救,这就代表人心是善的,所以说人“性本善”。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没人举手) 哇,那是大圣人孟子的话,你们都不同意吗? 另一个圣人叫荀子,他说人性本恶。他认为小孩子生来就是自私的;比如小孩子生下来就会胁迫大人:你给我吃给我穿,不给我就吵死你们!现在的科学家也证实了小孩子哭叫的声音是让大人不得不重视的频率, 特别会让人心烦。你们觉得刚生下来小孩子很有爱心吗?没有哦,他们可都是很自私的哦,他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受到妨碍就大哭大闹的抗议,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想法,甚至明知不敌,还会动手打大人。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会说:妈妈你生我辛苦了,你好好休息一下?没有吧?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才是第一位的,哪怕妈妈累到趴下了,他也不会管你。荀子看到这些,就提出了他的理论——人性本恶,所以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如果
人性与人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