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 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白话文中的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理解课文,标出难懂词句。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同学们们在四年级时阅读了《西游记》这部小说。小说中的哪个人物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不少同学都十分喜欢孙悟空这个角色。那么,你知道孙悟空是打哪来的?
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今天我们就来读读《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
1. 这篇课文是用古代白话文写成的,有一些词句和我们的表达方法不同,
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有哪些解决方法?(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借助注释;查字典解决。)
2. 请大家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如果有实在难以读懂的词句,请画出
来。
3. 交流自学情况,逐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
句子的意思。(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只需大致理解这句说的是“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的意思。)
4. 再次浏览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在和群猴寻找山涧源头时,石猴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4):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三、研读课文,感悟形象
1. 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相关的语句想一想。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理解“盖自”(自从)、“既久”(已久)、“灵通”(有了灵气、通
了人性)、“遂”(于是)等词。
(2)根据对句子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3)这一句介绍的是什么?(顽石生成的环境。)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因见风”(因为遇到风);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风洞之中。”
A. 理解句意(晚上睡在石崖的下面,白天在山峰洞穴之中玩耍。注意“朝”、
“游”等词)
B.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对仗)
(2)你发现“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这句话的特点
吗?(运用了排比句)
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句子也用了排比的方法?(“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
觅树果”)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语言简练——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3)读了这段话,你对石猴有了怎样的印象?(石猴活泼、机灵、可爱、勇
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2. 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哪些句子生动地
描绘出石猴的特点?找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1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