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课题:爱莲说 编制人:魏淑荣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第22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程与方法:自读、查阅资料、圈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
【学习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资料链接】1、“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精品文档请下载)
2、作者周敦颐 ,(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精品文档请下载)
流程:
流程
内容
方法
生成
独学
10 分钟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好节奏、重音、语气。
2、积累生字词,做到能读知义。能翻译句子并疏通文章大意。
3、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学法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还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焉( ) 鲜( ) 噫( )
;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查阅不懂的词句。能在理解词句大意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全文的意思。
读链接资料了解。
2、解释下列词语
蕃( ) 濯( ) 谓( ) 隐逸( )噫( )
鲜( ) 宜( ) 亵玩( )
翻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填空:周敦颐, 代 家,学者称他为“ ”。 对子评价:
合学
10 分钟
对学
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文章一、二段表达方式各侧重什么?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和什么情感?这是什么写法?
学法: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对子讨论交流完成右侧表格。
可从写法角度考虑。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常见的写作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象征、
爱莲说导学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